东莞强链③|预制菜:“预”见美味,“链”接未来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制造业强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稳不稳,“链主”企业正是一个观察的入口。今年以来,东莞陆续遴选出9条重点产业链条13家“链主”企业。立足新起点,东莞未来将如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即日起,南方+推出《东莞强链》系列报道,看“链主”企业如何带动“链条”企业在国际产业舞台上办大事。

广东鸿福贸易有限公司的金汤花胶捞、坛烧佛跳墙,真功夫的香汁排骨、冬菇肉饼、酸菜卤肉,莞濑的烧鹅濑粉,东莞市补给舰管理有限公司的香汁排骨、冬菇鸡腿肉……在8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博览会上,国内外农业食品及预制菜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集中展示,各式预制菜产品将精彩亮相。

第四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博览会现场。

第四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博览会现场。

随着东莞的预制菜走进千家万户,原材料供应商、餐饮企业和新的竞争者们纷纷加入预制菜赛道,据初步摸查,全市预制菜产业规模约260多亿元,其中食材原材料提供184亿元,预制菜生产38亿元,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30亿元,膳食管理服务15亿元。

预制菜煲仔饭。

预制菜煲仔饭。

为了抢抓预制菜发展“新赛道”,东莞乘势而上,积极布局,通过政策扶持、“链主”牵引等方式,抢抓预制菜发展风口。

“链主”出炉发挥“火车头”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预制菜产业发展涉及生产、销售、物流等方方面面,在这个炙手可热的产业里,诞生了一批优质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着“火车头”作用。鸿骏集团成为第一批东莞重点产业链预制菜产业链“链主”企业,挑起东莞预制菜发展的“大梁”。

华美的月饼

华美的月饼

鸿骏膳食企划部企划专员陈凯铭表示,晋升为“链主企业”后,鸿骏膳食将以协会作为平台,定期开展会员活动,拓宽论坛、食博会及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此外,鸿骏膳食更加期待集合农业、加工业、金融业、物流、互联网系统、包装设备等资源,联动上下游,从而提升预制菜的竞争力。

鸿骏集团作为全产业链综合性大型餐饮服务集团企业,旗下共有4大战略业务品牌:鸿骏膳食、集菜菜、NDK学生营养餐和JCS集菜送。鸿骏集团现已布局“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3大区域,全国各地设有100多家分子公司、19大中央厨房。

从团餐到预制菜,近年来,鸿骏集团凭借在餐饮行业积攒的经验,优化在预制菜产业链布局管理,围绕“种养—加工—销售—服务”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预制菜作为联农带农的重要落脚点。

“产业配套完善是东莞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势。”东莞市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波说。东莞是华南地区的粮油重镇,也是广东的餐饮重镇,聚集了一大批食品相关产业的企业。

华美的生产车间。

华美的生产车间。

在食品饮料产业是东莞“五大支柱、四大特色”的产业布局之一,在产业链上下游诞生了一批知名企业——在原料供应环节,拥有益海嘉里、穗丰粮食、太粮米业、润丰农业、松湖水产养殖等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拥有补给舰供应链(真功夫)、蜀海食品(海底捞)、万好食品(稻香)、旗峰腊味、鑫源食品等企业;在调味品制造环节,拥有百味佳、永益、百利、华井生物等企业;在膳食管理环节,拥有鸿骏膳食、增米中央厨房等企业……这些企业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福记的生产车间

徐福记的生产车间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餐桌,预制菜作为贯通一、二、三产业的新业态,在东莞呈现竞相迸发态势,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政策扶持描绘产业发展新路线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对预制菜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顶层设计为预制菜的发展设计出完整的政策保障。近年来,东莞陆续出台预制菜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全力支持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东莞制造的腊肠。

东莞制造的腊肠。

不久前,东莞出台的《东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按照融合化、品牌化、特色化的方向,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创新、商贸物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东莞预制菜产业体系。

紧接着,《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东莞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出台,提出要建立起市级工作机制,加强产业谋划和资源统筹,不断为预制菜加码蓄力。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计划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区,提出“1+N”园区布局思路,并向省农业农村厅申报省级预制菜产业园。“1+N”园区计划以厚街作为核心区,麻涌、石碣、横沥、松山湖形成N个功能区,加速预制菜产业布局,打造东莞预制菜“新名片”“新高地”。

政策扶持纷至沓来,为屹立风口的预制菜产业提供真抓实干的帮扶。去年9月,由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等1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东莞市预制菜联盟,在行业交流、资源整合、标准打造上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东莞依托东莞理工学院设立“东莞市预制菜区域品牌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莞品·预制菜”公用品牌(团标),目前已与部分预制菜企业初步达成标识授权使用意向。

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到园区规划、产业联盟,东莞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描绘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蓝图。

服务保障为产业发展注入活水

担心预制菜不新鲜,吃得不放心?这一担忧已经得到解决。

去年,东莞人保财险与东莞市松湖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签发东莞首笔“预制菜产业综合保障”保险单,该方案提供综合保障保险金额达200万元,承保包括销售水产品因病毒细菌污染、农药兽药污染、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等赔偿。同时,由于保险事故导致已销售水产品需要做召回而产生的相关费用,也可获得保险公司赔付。

东莞人保财险与东莞市松湖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签发东莞首笔“预制菜产业综合保障”保险单。

东莞人保财险与东莞市松湖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签发东莞首笔“预制菜产业综合保障”保险单。

徐波介绍,落地东莞的全省首单水产品“预制菜”保险为预制菜的发展提振了信心,以保险的形式给市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全省首单水产品“预制菜”保险落地东莞。

全省首单水产品“预制菜”保险落地东莞。

为了给预制菜产业提供更为深层的服务,近年来,东莞从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助力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

比如,在信贷投放上加大力度,去年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为广东万达丰农投蔬果有限公司、广东全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发放贷款4500万元,贷款余额3652.5万元;在金融服务上创新产品,中国银行东莞分行推出一系列预制菜产业相关专享产品,截至2022年底,该行“粤菜师傅”授信产品余额超4300万元。

伴随着预制菜的火热,东莞持续加大对产业的服务力度,为预制菜产业上下游打通堵点,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策划】郭文君

【统筹】叶永茵

【撰文】郑家琪 叶永茵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