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海丰县城东镇在梓里村举办了“文化梓里 绿美乡村——城东镇推进百千万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活动中,汕尾市网络文化协会视频创作基地、汕尾市人文艺术创作基地、海丰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海丰县书画院创作基地、城东镇书画艺术交流创作基地、梓里村书画社同时揭牌。
此次活动是深入实施海丰县“善美文化”示范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好实现海丰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欣昕,海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泽武,海丰县城东镇党委书记黄胜国等参加活动。
城东镇梓里村是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据史料记载,自明朝永乐年间建村至今,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披荆斩棘,孕育了革命烈士翁醒儒、清朝光绪进士翁天祜及一大批举人、秀才,“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曾在梓里教书,形成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以“文化梓里 绿美乡村”为主题,致力于展示梓里村古色古香、百花齐放的文化积淀,彰显梓里村民崇德向善、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涵,以此进一步擦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城东名片”,为城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环境。
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欣昕参加活动并致辞,他向城东镇提三点期望: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聚力打造“文化魅力基地”。希望城东镇党委、政府能通过对海丰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海丰的文化,感受到乡村的魅力,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发干事创业的政治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要强化文化教育,聚力打造“文化传承高地”。希望城东镇党委、政府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赤山红色教育基地、文化祠堂等载体,面向党员干部群众推出一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研学、宣讲、主题活动,研发、推广一批群众喜爱的文创产品,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讲好海陆丰革命故事。三是要发展文化事业,聚力打造“文化振兴要地”。希望城东镇党委、政府能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把今天的活动作为推进文化事业的一个新起点,创造更多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举办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彩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为海丰奋进全国“百强县”、重铸老区新辉煌注入文化力量。
海丰县城东镇党委书记黄胜国表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文化振兴既是乡村‘五大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城东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写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以基层‘微治理’撬动乡村‘大发展’,着力把‘百千万工程’的‘写意画’更好转化为‘工笔画’。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梓里打造成为世人走进城东、宣传城东的一扇窗口、一张名片,助力城东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城东的文化生活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城东的文化事业一定会再创辉煌,城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年以来,海丰县城东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好“三六九”、奋战“百千万”,推动全镇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城乡环境不断优化、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赤山红色教育基地、梓里文化祠堂等阵地载体,成功举办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推动善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绘就一幅以文润城、文化交融的绚丽画卷。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今年来,海丰县深入实施“善美文化”示范工程,依托全县各地资源优势和独特文化,持续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如“非遗过大年——文化惠民活动”、全民健身徒步、龙舟邀请赛等文艺惠民、文艺创作、文艺展演活动,组织“善美欢歌”文艺轻骑兵走进基层,进一步满足海丰县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推动了海丰县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南方+记者 郭杨阳 南小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