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个多月,跨越数万公里,9月30日,广东省“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圆满完成赴南太平洋岛国的医疗任务返回国内。期间,医疗队为斐济、基里巴斯两国共93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复明手术,受到当地政府、医疗机构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向汤加鲁中央医院捐赠医疗设备与物资。
“‘光明行’改变了患者和家人的命运”
9月14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带领的医疗专家组一行7人,携带医疗设备和药械,奔赴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和基里巴斯开展“送医上岛—光明行”活动。
这也是广东省援外品牌项目“送医上岛”在受疫情影响暂停3年后,第一次赴南太平洋岛国开展“光明行”活动。
陈伟蓉是知名眼科专家,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工作30多年,2013年以来先后10次远赴瓦努阿图、斐济等8个南太平洋岛国开展白内障义诊手术,16次参加援外“光明行”活动。她还带队建立了中国—马尔代夫眼科中心,这也是中国在国外援助开设的第一家现代化、标准化的眼科中心。
陈伟蓉正在为斐济白内障患者做手术。
本次“送医上岛—光明行”活动中,在斐济,陈伟蓉带领医疗专家团队一天内完成28例手术;在基里巴斯,医疗队两天完成了所有的门诊和手术。
斐济、基里巴斯地处低纬度,日照强,白内障高发,且医疗资源匮乏,很多患者白内障已到过熟期却仍然得不到及时医治。
陈伟蓉介绍,有的患者属于超硬核、小瞳孔,手术难度大。面对每一名病人,广东医生团队都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精心研究制定手术方案,合理安排人手。此次活动共历时17天,医疗队顺利完成了93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所有患者重获光明,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9月19日,斐济日报等多家当地媒体报道了来自中国的“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帮助当地患者成功施行眼科手术的情况,报道中说:“‘光明行’不仅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改变了他们和家人的命运,让他们有了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健说,“送医上岛—光明行”帮助了很多患者,也增进了中国人民和斐济人民的友谊。
“中国医生的精湛医术让我重燃对人生的希望,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感谢中方对斐济的慷慨援助,祝愿斐中友好地久天长,”斐济CWM医院(斐济殖民战争纪念医院)的一名患者激动地说。
“患者喜悦的歌声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广东省从2012年开始派遣医疗专家组远赴南太平洋岛国开展以“光明行”“口腔保健”“中医康复”“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等为主题的“送医上岛”医疗巡诊项目。其中,“光明行”是开展时间最长,成效最显著,最受欢迎的一个项目。
南太平洋岛国医疗条件有限,医疗队的工作充满各种困难和艰辛。
9月21日,当“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到达基里巴斯时,发现2019年从国内运过来的显微镜因保管不当已经发霉了。而且由于连续多天下雨,手术室和门诊外面全是积水,卫生条件不太好。在各方支持下,陈伟蓉一边想方设法协调国内安排工程师抢修关键设备,一边带领医疗队对手术室和门诊环境来了个彻底的大扫除。7位医护专家组成的“清洁队”,奋战一天,收获了一大袋垃圾,也收获了基里巴斯最漂亮清洁的手术室。
通过国内工程师纪工的清洁维修,显微镜也终于可以使用。
陈伟蓉和当地患者。
本次“送医上岛—光明行”活动还正值中秋佳节,医疗队员们无法与家人团聚。是什么让医生们克服种种困难一心坚守呢?陈伟蓉说,因为“我们在这里有很多‘亲戚’和‘粉丝’”。
斐济CWM医院的眼科主任Dr.Saha是广东“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的老朋友了,今年他已经退休,却还是这里的顾问。得知医疗队过来,他一大早就赶回医院。
“从早到晚,Dr.Saha陪伴了我们一天,我特别感动。其实各国人民的心都是相通的,我们的好他们都感受到,我们也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感谢。”陈伟蓉说。
Dr.Shereen是CWM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2017年她看到陈伟蓉教授在他们医院一人一天完成68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就特别佩服。这次在斐济,两个手术日都是周末,Dr.Shereen从早到晚都在手术室认真观看每一台手术,顺便做斐济方言的翻译。她是陈伟蓉的一个小“粉丝”,但她更渴望成为陈教授的学生。
9月26日上午,中国广东“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在基里巴斯卫生和医疗服务部汤加鲁中央医院举行物资捐赠仪式,向当地捐赠了一批医疗物资和设备。
基里巴斯卫生部常务秘书长特韦亚表示,感谢中国广东“送医上岛—光明行”医疗队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感谢中方援助医疗仪器和物资,期待继续深化两国医疗合作。
南方+记者 卞德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