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人才引擎”驱动省级油柑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近年来,陆河县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通过筑巢引凤、科技赋能、培育人才等举措,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引擎”驱动全省首个油柑产业园扬帆起航。

搭平台

筑好人才“蓄水池”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陆河县持续完善“1+8+N”人才驿站体系建设,在农业领域,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油柑产业园区共建博士工作站,搭建一个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作平台。

博士站共引进省农科院果树所9名专家博士,组成多个课题组帮助产业园开展项目建设、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农技培训等工作。

此外,油柑产业园实施主体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设油柑深加工产品研究中心,开展油柑酒、油柑汁等科技创新研究,设立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为产业园区企业、合作社培训技术工人;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在陆河国泰公司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选派17名相关专业本科生到该公司实习;油柑主产区河口镇田墩村日耀农夫油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打造国家级示范社,吸收种植农户成为社员,社员由5人发展到176人,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1000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11万元。

陆河县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创业科研平台,目前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博士工作站1家、省科技专家工作站1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众创空间4家,为引入人才活水筑好“蓄水池”。

引人才

科技蓄势“新动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陆河县深入推进校地校企院企合作,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方式,引进油柑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6个、科研团队5个,为油柑产业园注入强劲科技力量和创新动能。

省农科院专家在田墩村油柑基地调研。

引进省农科院团队,开展油柑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选育的新品种“绿田油柑”通过省级专业机构鉴定,建设油柑原产地种质资源圃20多个,推广油柑反季节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引进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开展油柑原料品种差异化研究和油柑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推出油柑汁、油柑酒、余甘子护肤品等新产品,申请专利10多项;引进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团队,开展油柑数字供应链战略合作,引进智能农机和数字农业系统,建立油柑智慧果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产业园区转化应用。

省农科院专家进行油柑嫁接技术指导。

同时,陆河县大力实施人才招引工程,近年来产业园区企业引进博士5人、硕士15人、高级职称3人、大学生88人,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增强发展势能。

强队伍

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产业发展靠人才,培育人才是根本。

陆河县坚持“输血”与“造血”两手抓,引进人才的同时培育好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本土化人才队伍,激发油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河口镇田墩村建立了“广东省油柑标准化示范区”,以基地示范、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田间地头观摩等方式,推广栽培技术,每年举办2—3次培训班,培训200人次以上,切实提升本地种植农户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同时,邀请中科院、省农科院专家到油柑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讲师、农村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技术能手等师资为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授课。目前全县培育了一支60人的油柑产业农技人才队伍,其中具有职称资格19人。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进行农技授课。

此外,注重对优秀乡土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举办陆河县“十佳农业种养能手”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田墩村致富带头人朱日耀2006年返乡后,多年来专注油柑的种植和改良,培育出新品种“农甜一号”,打造出陆河人自己的油柑品牌。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陆河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陆河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近年来,陆河县共57人获评“广东省乡土专家”、26人获评“汕尾市优秀乡土人才”“汕尾市职业技术能手”,为油柑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谢鑫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