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考过,不过全额退款”,别信!

南方+ 记者

近年来,“考编考证”热度高涨,一些培训机构和个人打着“考试不过,全额退款”的旗号收取培训费用,那么,这些“不过退款”的承诺是否可信和有效呢?

2022年2月,王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丘某发了一条代办电工焊工证的信息,便主动联系丘某,表明自己想考焊工操作证,丘某以代办证并承诺“包考过,不过全额退款”的名义,收取了王某转账支付的2300元代办费,并在考试前向王某索要了50元“带路费”。其间,王某到韶关市曲江区白土某考场考试三次,直至2022年9月,仍未考取到焊工操作证,便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不同意再参加丘某安排的所谓第四次考试。王某要求丘某将2300元代办费及50元“带路费”全额退款未果,于是便将丘某诉至法院。

曲江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和丘某之间形成代办证件的服务合同关系,未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该依约履行各自的义务。王某依约交了代办证件的服务费用给丘某,而丘某未按约代办到焊工操作证或兑现“包考过,不过全额退款”的承诺,已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之规定,判令丘某退还王某的全部费用2350元。

法官说法

培训机构将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以“包考过,不过全额退款”为名进行招揽“生意”,这是否为陷阱需要消费者理性判断,因考试结果具有不可控和不确定性,如双方在合同作此承诺,则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应严格履行。同时,广大考生也不要随意轻信培训机构“包过”“内部渠道”的承诺,务必从官方渠道获取报考信息,通过正规流程参加考试,凭自己真才实学考取的才是真本事!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周伟萍 黄容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