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努力工作,疲倦不堪,假期对于打工人来说,是另一种财富,当中秋遇上国庆,点击领取8天假期,简直就是“泼天的富贵”!小长假出游,准备换个地方进行city walk,提前收拾收拾东西,到点提桶跑路咯~嘿,再着急也别忘了检查有没有带这些药品。
一、晕车药如果乘车、船、飞机时出现眩晕、呕吐,可以服茶苯海明片,或者使用东莨菪碱贴片贴于耳后。
药学部主任黎小妍提醒:晕车药应在乘车船之前30–60分钟使用,茶苯海明片可在乘车前30-60分钟口服,可用于6小时内短途旅行,长途旅行可4小时加服一次;东莨菪碱贴片应提前5-6小时贴于耳后,药效可维持72小时,可用于长途旅行,注意不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
二、感冒药
旅行中天气冷热变化无常,旅途劳累,容易患上感冒、发烧等疾病,一旦出现感冒症状,最好及时用药缓解症状,常备药品如新康泰克、感冒清热冲剂、速效伤风胶囊、白加黑、感康、泰诺、板蓝根颗粒、藿香正气水、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泰诺林等。
黎小妍提醒:儿童不可以使用成人感冒药,因儿童代谢系统与肝肾功能都未发育完全,易引发不良反应;另外,切忌2种或2种以上的感冒药叠加使用;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以及老年人选用感冒药须谨慎,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三、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也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可以备一支外用药和适当口服药,常备外用药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涂膜剂;口服药可选用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黎小妍表示:含有激素成分的外用膏剂不宜长期使用,如效果不佳可选择口服药;抗组胺药容易出现身体乏力、反应迟顿、嗜睡等不良反应,氯苯那敏尤为明显,为不影响白天游玩的精神状态,服药时间应在每晚睡前。
四、消化系统药
1、胃肠止泻药
旅行时受环境及饮食改变影响,容易出现肠胃不适,有时吃了不洁或生冷有刺激的食物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可服用蒙脱石散、黄连素、益生菌、整肠生等药物来治疗。
2、消化不良药
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可用于消化不良,铝碳酸镁片(达喜)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黎小妍提醒:蒙脱石散具有吸附性,与其它药物同时服用需间隔30分钟,益生菌应选用能常温贮存的,如复合乳酸菌胶囊、布拉氏酵母菌。腹泻严重时(一天5-6次,且大便比较稀),应该注意补充电解质,可以喝宝矿力。莫沙必利应在饭前服用,铝碳酸镁片成人在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嚼服1-2片。
3、治疗便秘药
旅途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和生活作息的改变,不少人会出现便秘,此时我们应该多喝水,每天至少喝1500ml的水;其次可以备一些通便药,如口服乳果糖或者膳食纤维等。有痔疮的人还应该备一支痔疮药膏,以防便秘导致痔疮复发出血,以备不时之需。
五、外用药除了上面提到的抗过敏外用药,出门在外,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扭伤腿脚也很常见,带上创可贴、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云南白药等,可以对划伤、扭伤、关节肿痛等小伤小痛等起到一定的治疗、减轻疼痛的效果。同时带酒精或碘伏的棉签,用时一掰开,消毒剂就自动到棉签上,方便使用;创口贴可用于小创伤的应急治疗,能起到暂时止血、消炎、愈创的作用。
但是,携带含有酒精的物品和喷雾剂,需注意飞机、高铁相关规定。
六、自身疾病药物
慢病患者需遵医嘱服药。高血压患者除了要携带每天必吃的降压药外,还要准备硝苯地平;冠心病患者要准备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降糖药,同时携带葡萄糖水、饼干之类食品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哮喘患者应备止喘药等。
黎小妍提醒:外出游玩更应该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应该按时服药,以免耽误治疗。
黎小妍特别提醒:
1、避免“药驾”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服用七类药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并提出在服用后应禁止驾车,自驾旅行的朋友应该注意,避免“药驾”。这七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2、出境旅游带药注意事项
(1)注意携带药品要适量。大部分国家在入境海关时会对药品进行检查,允许游客随身携带有限数量的药品,但须符合某些条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不允许游客携带中药材,西药也要根据逗留时间,计算好剂量。如确实要多带,需出示医生处方,并应与处方相符。
(2)注意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要完整。欧美等国家入境时,对药品的标志要求尤为严格。比如加拿大入境检查要求游客携带的药品必须带有原始的标签及使用说明以及开药的处方。
(3)注意禁止携带的药品。大部分国家的海关都会明确列出受管制的药品,游客出游该国之前需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如果带有特别的药品或是含有麻醉成分的药品,务必带上医生的处方和说明你必须服用此种药品的证明书(信)。
本文指导专家
药学部 黎小妍 主任药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女医生协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健委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营养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药及民族药评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合理用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营养药学学组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物治疗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学术专长:主要从事药事管理、临床药学、药代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临床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心脑血管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感谢药学部林斯瑾主管药师对本文的支持
责任编辑:张婷婷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乐虞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