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牙龈会填满牙缝,可不少人发现,自己的牙龈在不知不觉中变少了,牙齿变长了,这种情况称为牙龈退缩。
牙龈退缩相当多见,研究表明,超过50%的人会有牙龈退缩的情况,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牙龈退缩?发现牙龈退缩怎么办呢?
1、导致牙龈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①炎症性牙龈萎缩
这种萎缩最常见,主要是因为牙周炎导致牙周组织遭到牙龈萎缩破坏,牙槽骨吸收以后,附着在牙槽骨上的牙龈也就随着向牙根方向萎缩,只发生于有牙周炎的患者。
②机械性牙龈萎缩
由于牙刷不符合标准,刷牙方法不正确,如横刷法,导致牙龈萎缩;不正确地使用牙签会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形成牙龈萎缩;不良修复体等机械摩擦或压迫牙龈,也会造成牙龈和牙槽骨退缩。③牙齿拥挤
牙槽骨空间有限,一旦牙齿拥挤,有些牙齿表面覆盖的牙槽骨就相应变薄,这种情况下一旦咬东西不得当或习惯不佳,有可能会造成牙槽骨进一步吸收,牙龈自然也就萎缩了。有些人由于牙齿天然解剖结构不佳,分叉特别大,这种牙齿牙槽骨吸收的风险也较一般牙齿要大。
④老年性牙龈萎缩
发生于老年时期,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一种生理退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的附着高度比年轻的时候要低,而许多老年人的牙周组织因长期受到各种机械性损伤和炎症刺激,各个器官功能在口腔系统逐渐减退。多是大部分或全口牙齿的牙龈和牙槽骨发生萎缩。
⑤早老性牙龈萎缩
和老年性牙龈萎缩一样,但多发生于较年轻的青年人。也就是说年轻人出现老年人牙龈萎缩的表现,所以称为早老性牙龈萎缩。年轻人过早地出现牙龈萎缩,主要是由于饮食或生活环境污染因素(食物中含的激素、添加剂等)影响和药物导致牙龈萎缩。
2、牙龈退缩如何恢复?
少量、均匀的牙龈萎缩一般无症状,不需处理。但要是牙龈萎缩持续进展,则应仔细寻找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改变刷牙习惯、修正不良修复体、调整咬合或正畸加力等。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表示,治疗主要是防止其加重。
对于个别或少数前牙的牙龈萎缩而影响美观者,可用侧向转位瓣手术、游离龈瓣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等手术来覆盖暴露的根面。
牙槽骨板太薄或骨裂开者,也可用引导骨再生(GBR)手术来治疗。对牙龈萎缩后继发牙本质过敏或根面龋的患者,应作对症处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