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佛山中部腹地的佛山植物园,又一层面纱要掀开了。记者从园区管理方获悉,9月28日,这个占地面积830亩的植物园将再开放两个专类园区。它们分别是奇松园和龙血树园。
随着两个新园区的开放,佛山植物园内已建成的专类园已达6个,包括了茶花园、珍奇植物园、奇松园、龙血树园等。
“我们这里的新奇树种正变得越来越丰富。”佛山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说,国庆假期将至,两个新专类园区赶在节前开园,正是为了更多市民第一时间来一饱眼福。
龙血树园一角。戴嘉信 摄
新园区里的“神奇植物”
两个新建成的园区有什么看点?上述负责人说,这两个专类园区里种的,都是“神奇植物”。
龙血树原产非洲西部的加那利群岛,又称为“流血的树”,因树干受伤后会流出一种血色的液体而得名。资料显示,这种液体其实是它的树脂,是一种名为剑叶龙血树的枝干在接触了外部空气、感染真菌后发生了植物免疫反应,是植物防卫素后催化出来的鲜红色液体树脂。这种树脂凝固后,便成为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的“活血圣药”——血竭。
佛山植物园内,一棵树干形态奇特的龙血树。戴嘉信 摄
在佛山植物园内的龙血树园,占地面积约7亩,集中展示南亚热带龙血树属植物群落的特色景观。相关负责人说,园内现收集了海南龙血树、千年木、象腿丝兰、凤尾丝兰、龙舌兰、翡翠朱蕉等植物近30种,远期保育目标种数为100种。
奇松园占地面积约56亩,松树是从国外引进的造型黑松,每一株的形态都非常优美,或枝干遒劲横卧于半空,或一丛青翠斜伸出去,非常富有韵味。
奇松园内,一棵黑松悠然“横卧”于半空。戴嘉信 摄
奇松园一角。戴嘉信 摄
“配合它们独特的形态,我们在设计和建造奇松园的过程中,打造了一个个小景,连游客打卡拍照时所站的位置都考虑进去。”上述负责人表示,这种从游客出发的考虑不仅体现在奇松园、龙血树园内。
“开园当天,我们还会举办一些植物展示等科普活动,和市民进行互动。”该负责人表示,佛山植物园的目标是建成集研究、保育、自然教育、生态旅游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植物园,加快融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
奇松园内的黑松,每一棵的造型都富有韵味。戴嘉信 摄
众多“神奇植物”已在佛山扎根多年
在奇松、龙血树之外,佛山植物园内的“神奇植物”还有不少。
这里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的“国家山茶种质资源库”所在地,是国际茶花协会认定的国际杰出茶花公园,收集了国内外的茶花品种和原种1500多种,其中就包括了有着茶花届“大熊猫”之称的金花茶,以及更为珍奇的四季开花的崇左金花茶。
佛山植物园内有茶花届“大熊猫”之称的金花茶,其中更为珍奇的是四季开花的崇左金花茶。图为崇左金花茶。戴嘉信 摄
这里有一片国内少有的普遍树龄在40年以上的加勒比松园,参天高的加勒比松直至云霄,部分树干粗壮得需两人环抱才能合围。
园内的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这些“神奇植物”已在佛山扎根多年。
佛山植物园是在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目前占地面积830亩。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1974年搬迁至现址,是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和植物园建设管理的公益一类科研机构,拥有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9人。
佛山植物园。戴嘉信 摄
按照《佛山植物园总体规划(2019-2028年)》规划,佛山植物园未来将从现在的830亩扩至1540亩。项目包括建设茶花友谊园、茶花精品园、奇松园、藤本园、龙血树园等植物专类园13个,以及主题园艺展示等特色景观植物展示区8个,近期收集植物种类目标为2000种,远期为4000种。
占地830亩的佛山植物园。戴嘉信 摄
沿着这样的规划路线,佛山植物园将打造成为集自然科普教育、植物保育研究、文化休闲旅游、特色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综合型植物园,更好地融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体系,成为佛山绿色生态新名片、粤港澳生态新地标。
相关负责人说,在诸多“神奇植物”之外,整个佛山植物园包括的公共停车场等各方面配套也在不断提升。两个新专类园区的开园是一次契机,期待更多市民走入佛山植物园,感受新变化。
南方+记者 何帆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