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和旭辉永升服务(01995.HK)复牌。
这是时隔179天,旭辉重返市场。截至发稿,两只股票均跌超50%,旭辉控股0.345港元/股,市值35亿港元,旭辉永升服务1.260港元/股,22亿港元。
停牌源于半年前一封匿名信。3月31日,在港股年报披露截止日,原计划披露业绩报告的旭辉突然宣布停牌。据旭辉当日公告,公司的审计师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中对旭辉及其非全资附属公司旭辉永升服务有限公司之间的若干交易提出一些质疑,并且称这些交易总额为18亿元。
质疑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旭辉控股作为受益人占用了旭辉永升服务名下现金及银行结余人民币18亿元,为自身提供资金以支持流动性。其二,在18亿元中,旭辉控股通过与旭辉永升服务进行交易的方式构建资金往来,前述交易包括出售车位以换取旭辉永升服务支付按金,以及间接向旭辉永升服务出售其私募基金,而这些私募投资的实质存疑。其三,前述交易没有获得适当批准。
历时近6个月后,旭辉集团和旭辉永升服务公布了最终的独立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指出,旭辉永升服务自2019年起便为旭辉控股的部分物业开发项目提供销售代理服务,用于销售旭辉控股开发项目的未售物业及车位,2022财年亦订有多份协议,旭辉控股据此向旭辉永升服务收取按金。
审核委员会意见认为,旭辉管理层此前“相关交易具备充分的商业实质及业务理据”的主张真实性不存疑,亦无建议展开进一步调查。
旭辉董事会认为,上述指控并无对本公司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造成影响,以及毋须就该等指控采取任何补救行动。
上半年,旭辉控股集团收入313.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4%;实现毛利49.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1.49亿元下降19.3%;亏损约为91.32亿元,去年同期的利润约19.04亿元;股东权益应占亏损净额约89.72亿元,去年同期股东权益应占利润净额7.31亿元。
南方+记者 周中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