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农业产业百花齐放,装点无限“丰”光!

南方日报 南方+

橘红仓库里,成袋的橘红堆于货架上,芳香扑鼻;吴阳状元脆虾喜获丰收,农户笑开颜;黄牛产业的养殖线和加工线双管齐下,同步推动发展;砂糖桔种植园中,沉甸甸的绿果果挂于枝头……

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吴川的广阔大地上,各类农业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农户、农企铆足干劲,一派“丰”景在望。

今年上半年,吴川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39亿元,同比增长6%;蔬菜产量10.71万吨,增长6.2%;实现林业产值0.25亿元,同比增长155.9%;猪肉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5.5%;牛肉产量275吨,同比增长27.3%;羊肉产量65吨,同比增长6.6%;实现渔业产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3.3%。

橘红

研发生产更多新产品

拉开仓库门,一股清新的橘子香气扑面而来,瞬间萦绕鼻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橘乡生物科技集团(广东)股份公司的橘红储存仓库,高达6层的货架上,装满了烘干后的橘红,满满当当,香气迷人。打开密封袋子,橘红的独特芳香愈加浓郁,伸手一摸,橘红表面的细微绒毛更增添了几分稚嫩可爱,这正是橘红里的上品——正毛橘红。

“现在整个吴川的橘红种植面积大概在4000多亩,我们公司种植了近2000亩,其余多为散户种植。”橘乡生物科技集团(广东)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徐海峰介绍,在除草期,有上百名农户在公司的橘红种植基地工作,而在采摘期,则有近200人。“橘红是种有机产品,所以不能喷洒除草剂,要人工除草,一是为了增产,减少杂草与橘红抢养分;二是清理空间,便于后续采摘;三是除掉的杂草不用清理,可以作为天然的肥料。”

作为一年一造的植物,如今的橘红亩产有3000余斤,而其产量主要受雨水影响,容易因花朵被打落而不结果。“如今的橘红多作为健康产品使用,主要根据其功效来采摘,所以在每年6月前后,即功效较好的时期,基本已完成收果,也就避开了虫害期。”徐海峰说。

橘红表面有细微绒毛,这是橘红里的上品——正毛橘红。陈玮琪 摄

据了解,橘红作为药用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始植于南北朝,是明清时期数百年的宫廷贡品。“橘红的生长环境十分讲究,只有在我国吴川、化州一带种植的橘红才具有药用功效。因为这两地的土壤富含礞石元素和其他特有物质,被橘红吸收后,使其具备宽中理气、止咳化痰的特殊功效。”徐海峰介绍。

作为“十大广药之一”,橘红有着“南方人参”之称,达“一片值千金”之珍贵。《本草纲目》曾记载:“他药贵新,唯此贵陈。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他药……其功愈陈愈良。”

“基于橘红的药用价值,我们开发了很多后端加工产品,如橘红饮料、橘红月饼等。其中,橘红饮料的配方由张仲景的《千金方》演变而来,对肺部有很好的疗效。”徐海峰介绍,目前,该公司的橘红颗粒和橘红茶包已研发完成,正在进行包装设计,预计今年底将会开展生产并上市。“不论颗粒还是茶包,都有针对肺部的疗效,同时,也将带来更大的便利性。”

据介绍,今年7月初甫一推出橘红饮料,便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至北京、东北、山东等地,两个月时间,销售额便突破300万元。“现在的人们非常注重健康的生活,而橘红产品绿色天然的特点非常符合这个理念,也自然容易得到认可,接下来,我们还计划于明后两年内研发生产抗癌产品、抗病毒产品等健康产品,充分发挥橘红功效,以科技赋能产品研发生产,让药用效果更显著。”徐海峰说。

吴阳状元脆虾

预制加工拓展市场

撒网、拉网、收网、装虾、运输……在吴阳状元脆虾生态养殖基地,丰收的场景正在上演。箩筐中,活泼的鲜虾扑腾着,农户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运输车上装载着沉甸甸的收获。2020年,当地政府开始推广养殖吴阳状元脆虾,农户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在养殖上,坐落在鉴江出海口的独特地理位置,让吴阳镇人民有着天然的优势——此处江海交汇,咸淡相渗,独特的江海环境和难得一见的天然好水,养出了独一无二的吴阳状元脆虾。该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作为吴阳当地的重要特产,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吴阳人。

“吴阳镇为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乡,相传他特别喜欢吃虾,长年累月,他的身体素质好,而且记忆力比常人更强,为他日后高中状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于鲜虾晾晒成虾干能够存放较长时间,因此无论上京赴考还是赴京入仕,林召棠都会把虾干放在包裹里,带在身边。‘吴阳状元脆虾’因此而得名,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好宣传本地的状元文化。”中农国际农业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吴堪顿说。

吴阳状元脆虾丰收。受访者供图

2020年,为更好发展吴阳状元脆虾养殖,该公司在吴阳镇沿海地带建设吴阳状元脆虾生态养殖基地,承包了近千亩的虾塘。如今,在该公司的带动帮扶下,有300余名农户在基地就业,负责脆虾的养殖、捕捞、管护等工作。2022年2月,该公司与中山大学携手成立了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国家虾蟹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带队驻点在基地对脆虾进行研究,目前已完成亩产1万斤脆虾的测产报告,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户增收。

在养殖方面,吴阳状元脆虾生态养殖基地采取“池塘工程化+生物絮团”的养殖模式。在该模式下,虾塘的塘底不会发黑发臭,对环境和生态也更加友好。

“基于吴阳状元脆虾的优良品质,我们正在发展预制生产,如虾干、捞汁虾、盐焗虾、虾丸、虾饺等,让产业更加多元化。”吴堪顿介绍,预制生产还可以让应用场景多元化,如虾丸可应用于火锅、虾饺可应用于茶楼、盐焗虾可作为家常菜等,不断丰富吴阳状元脆虾的受众群体。“以前只有鲜虾,有的人可能不爱白灼,觉得清淡,现在经过加工,口味更加多样化,脆虾的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

今年起,为进一步推广吴阳状元脆虾产业,基地还入驻了电商直播平台,扩大电商销售渠道,通过直播介绍、带货产品等方式,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吴阳状元脆虾。“借助电商渠道,能让我们的产品被更多人知道,推动打造地方特色,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品牌效应,推广状元文化。”吴堪顿说。

黄牛

精细加工促赋值减耗

“哞,哞,哞……”上午9时,阳光正好,走进广东梧聚农牧有限公司的黄牛养殖基地,一声又一声悠长的黄牛叫声传入耳中。只见工人正将新鲜牧草和青贮牧草进行混合,然后逐一分发到饲养槽里,引来黄牛群争相进食。而广播里,正不断传出欢快活泼的音乐声。

“青贮饲料经过密封发酵会产生微生物,有助于黄牛的肠胃消化,同时,在喂养时播放音乐,可以使黄牛的心情好,进食愉悦,其身体素质也会更佳。”广东梧聚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维说。

近年来,通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吴川不断抓好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产业。目前,吴川全市拥有黄牛养殖较大规模企业3家,规模化黄牛养殖基地4个,带动周边农户4000余户,全市黄牛年存栏量3.25万头,吴川黄牛产业逐渐发展成吴川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去年,“吴川黄牛”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吴川黄牛”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陈玮琪 摄

吴川黄牛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养殖历史悠久,这里产出的黄牛品质优良,以体形匀称、肌肉丰满、肉质细嫩、纤维少等特点而闻名。“现在我们的黄牛都是自繁自养的,牧草也是自己种植,通过青贮技术,可以一年四季为黄牛提供新鲜的饲料。优良的饲料也让黄牛的品质更加上乘。”王华维介绍,目前,该基地的黄牛存栏量达3300多头,计划于年底继续扩大规模,增加到5000多头,建成标准化养牛场。同时,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的青贮池,为黄牛养殖的饲料供给保驾护航。

坐落在浅水镇的恒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黄牛养殖企业,公司负责人林正锦从事黄牛养殖已有8年。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按照种养一体化的立体模式进行黄牛养殖自繁自养,是浅水镇首个采用良种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的育牛基地。“通过与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进行战略合作,公司以‘校园+田园’的校地合作模式为抓手,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的同时,也借助高校的技术和资源对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林正锦介绍,在牛犊品质方面,经过专业团队的人工授精式育牛,初生牛犊的体重可达七八十斤,较传统繁殖模式有了成倍的增长。

好的品质在加工生产的支持下,更有助于赋值减耗。王华维提到,其公司正开展牛肉干、牛肉酱、牛肉月饼等牛肉制品的加工和生产,下一步还计划对牛骨头、牛皮等进行加工,从而减少损耗。“我们还计划牵头成立吴川市肉牛协会,通过联动吴川市各镇街的肉牛养殖企业,提供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吴川黄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打下良好基础,助推吴川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砂糖桔

树上挂满甜蜜果

小巧的绿果果挂在枝头,树下优哉游哉的母鸡正踱步走着,微风吹过,沉甸甸的绿果果带起枝头颤动摇晃,放眼望去,绿果果被绿叶掩映,可预见年底的好“丰”景。这是覃巴镇老瑶山砂糖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园。覃巴镇是吴川砂糖桔的主要产区,目前已形成以对面坡村委会为龙头的砂糖桔产业。

吴川当地种植砂糖桔已有20多年历史。近年来,吴川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覃巴镇全力发展砂糖桔产业,种植面积从数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300多亩,有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我们村委会种植砂糖桔近1300亩,合作社则种植近200亩,品质非常优良,高产时亩产可达万斤,带动了十几名种植户增收致富。”看到砂糖桔产业蒸蒸日上,覃巴镇对面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老瑶山砂糖桔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永光非常欣慰。

枝头满是砂糖桔。陈玮琪 摄

覃巴镇砂糖桔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带富了一批又一批的种植户,也为许多家庭困难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增收。

“我以前做建筑工,经常没有活干,加上身体不好,不太适合做较重的体力活。2015年开始,我在老瑶山砂糖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务工,每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村民梁福说。

如今,在覃巴镇的各大合作社,和梁福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随着砂糖桔产业的发展,他们逐渐实现“家门口”就业。

谈起砂糖桔的品质,覃巴镇当地的土壤环境是很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覃巴镇地处吴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以红朱石黄土地为主,土质松厚,含有非常丰富的有机质。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砂糖桔色泽澄黄鲜亮、汁水丰富、无核无渣、糖度丰富,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其他地方的砂糖桔受虫害影响较大,但在覃巴镇,因气候和土壤独具优势,砂糖桔受病虫害的影响较小,而且我们还严格把关种苗,这样种出来的砂糖桔果树健康,果子也长得更好。”王永光提到,黄龙病是影响砂糖桔产量的关键病害,但因为前期管护到位,当地的砂糖桔患病率较低,产量较稳定。

作为年头开花,年尾结果的橘类水果,砂糖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多年来,为提高村民的种植水平,王永光经常到外地学习技术,并主动将所学经验传授给村民,“种植是件容易事,但要种好并不容易,种植户们多根据长年的经验开展种植,没有系统化的技术,对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很大影响。”

“今年虽然受台风影响有部分落果,但预计产量较稳定,而且根据市场需求判断,今年的价格应该有所提高,农户应该能够有一个好收成。”王永光表示,“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将砂糖桔打造成吴川的特色产业,还要把吴川打造成砂糖桔特色产区。”

相关

日前,湛江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金鲳鱼丰收季啤酒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招商国际邮轮城举行。

丰收节的吴川展位。吴东俊 摄

活动现场设有20多个展位对湛江特色农产品进行展销,集中展示湛江各县(市、区)企业的优质农产品及预制菜。当天,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100多家采购商来到湛江,选购“心水”产品。

其中,吴川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稳村番薯、吴阳状元脆虾、黄坡蒜头等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亮相活动现场,彰显吴川特色。

【撰文】陈玮琪

编辑 卢泽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