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健儿闪耀亚运背后土壤:以老带新有传承,群众体育氛围浓

南都即时
+订阅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如火如荼举行,广东运动员的身姿继续腾跃在滑板、赛艇、游泳、现代五项、乒乓球等项目,截至9月26日,他们已助力中国队斩获9枚金牌。

这支冠军之师中,以15岁的滑板男子碗池金牌得主陈烨为代表的“00后”,格外吸引人们关注,他们也已逐渐成为广东体育健儿在国内外舞台竞技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广东运动健儿在国内外大赛上屡获冠军、连破纪录。背后这片热土与不懈传承的体育精神,持续滋养着他们的成长。此外,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打造“体育强省”,广东一直在路上。

正如本届亚运会“广东第5金”获得者、现代五项运动员钟秀婷对南都、N视频记者所说,每位广东运动员的身上都有着一股不断拼搏的韧劲。“只要还有空间,就会不遗余力地向前追赶。”

9月24日,邱秀萍(右)和队友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发

捷报频传

“冲线!”

9月24日9时许,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首金诞生。在赛艇轻量级女子双人双桨决赛中,来自广东韶关南雄的邱秀萍与搭档邹佳琪以较大优势夺得冠军。这也是自2002年釜山亚运会以来,中国队连续六届拿下首金。

随后,在赛艇其他分项中,广东运动员们继续冲锋向前,斩获3枚金牌。在现代五项比赛中,江门选手钟秀婷力挽狂澜,逆转局势,成功折桂。

亚运会赛场上的广东力量,正乘风破浪,势不可挡。

25日,广东健儿陈烨获得滑板男子碗池冠军,为中国队在滑板项目世界大赛(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中夺下首枚金牌。晚间,广东泳将汪雪儿以27秒35的成绩问鼎亚运会女子50米仰泳冠军,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26日,在电竞项目王者荣耀(亚运版本)决赛中,中国队以2比0击败马来西亚队,获得亚运历史上首枚电竞项目金牌。值得一提的是,辅助位置的选手蒋涛来自广州TTG战队。

无论是在传统大项还是新兴竞技项目中,广东选手都有着亮眼表现。

随着15岁小将陈烨在碗池中完成精彩一跃,广东体育的辉煌又延续到了“滑板”这一项目中。

9月25日,陈烨在决赛中。新华社发

陈烨创造了多个“之最”——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选手获得滑板项目的亚运冠军,也是中国队在滑板项目世界大赛中夺得的首枚金牌。此外,陈烨也成为目前本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年纪最小的金牌得主。

据广东省体育局统计,本届亚运会上,广东91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5岁,年龄最小的是滑板的陈烨,15岁;最大的是曾参加过4届亚运会的马术的黄焯钦,45岁。“00后”运动员有30人,占广东入选运动员总数的33%,已逐渐成为广东体育健儿参加国内外大赛的中坚力量。

横看,广东体育遍地开花。纵览,广东体育薪火相传。

在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来自佛山的“00后”小将聂毅德与七位搭档拿下了中国队的“第四金”。作为聂毅德的启蒙教练及表姐,佛山市实验中学赛艇教练李媛媛在现场见证了夺冠全程。值得注意的是,13年前,她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龙舟赛冠军。

冠军成长

现代五项运动员钟秀婷斩获了“广东第5金”。在她看来,每一位广东运动员的身上都有着一股不断拼搏的韧劲。“我们都很拼,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放弃比赛。只要还有空间,就会不遗余力地向前追赶。”

“赛场上很酷,生活中活泼”,是这位24岁女孩对自己的描述。她所参与的现代五项运动,是一项由击剑、游泳、马术和激光跑(跑步+射击)组成的综合性比赛项目。

钟秀婷在现代五项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钟秀婷告诉南都记者,这个项目能够为自己带来心态上的稳定。“现代五项考验的是运动员的综合水平,它不像其他项目,一点点失误可能就会与冠军失之交臂。而在现代五项里,即使前面发挥不好,也可以稳住心态继续后面的比赛,慢慢追赶。”

在广东省现代五项队主教练刘炎立的眼中,钟秀婷身上总有股不放弃的坚持。“秀婷开局其实是不利的,但是她每一项都不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她这股韧劲也是我从一开始就发现的闪光点。”

来自家乡的培养与支持,也给了钟秀婷最坚强的底气。“黄村体育训练中心的训练场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优势,不仅有马场,也提供射击场地,在硬件设施方面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支持。来自教练的指导与团队的合作,也让我更有勇气和信心走上更大的赛场。”她对南都记者说道。

广州市荔湾区蹼泳奠基人单世藩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运动员而言,家人的支持是激励他们不断增强信念感,并突破自我的支柱之一。来自广东中山的15岁小将陈烨,很好地诠释了这份力量的重要性。

“爸爸,感谢你为我建了碗池,每天陪伴我训练!”在本次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15岁小将陈烨在夺得金牌后,对着镜头表达了对父亲的感谢。

2019年,陈烨的父亲陈玩钦为了满足儿子的训练条件,在中山当地租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仓库,自己设计建造了一个碗池训练场;去年,陈玩钦又建造了一个更大的900平方米、9米高的滑板场。陈玩钦表示,自己其实从没要求陈烨突飞猛进,他对陈烨的教育讲究的就是两个字——耐心。

从2016年第一次接触滑板,到站上冠军领奖台,陈烨仅用了7年时间。对陈玩钦而言,他也从完全不懂滑板的人变成了儿子的最佳教练。陈玩钦说,陈烨和很多滑板圈的“天才”不太一样,“在我看来,他有一定天赋,但真的不是什么天才少年,只是个学东西不快也不慢的孩子。”

从父亲的自制碗池“滑”向更大的舞台,中国滑板队主教练刘佳明认为,陈烨的成功背后离不开无数次的刻苦训练和努力拼搏,“这枚金牌不仅属于他个人,更代表着中国滑板运动的发展和进步。”

人才培养

陈烨等“00后”小将的“横空出世”,为广东体育发展不断注入新生力量。“从娃娃抓起”的“体育强省”建设,离不开体育人才的挖掘与培养。

此前,广东省体育局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育苗工程,深化体教融合,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牢牢抓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主阵地的建设,将体校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广东省现代五项队主教练刘炎立告诉南都记者:“年底我们将开展第一届学青会,准备跟学校合作。因为这个项目挺适合青少年儿童,尤其是新加的障碍赛,它既有趣,又有难度,需要克服各种阻碍。”

吸引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锻炼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兴趣”转化成“专业”,体校教练的“慧眼识人”是关键一步。

中山体校游泳队的教练尚庆恒向南都记者介绍,目前整个广东省的人才输送机制都是差不多的,“特别是体校这一类,我们先去选才,如果孩子水平可以,就向省队推荐,看这个孩子适不适合主项。如果适合就会先去省队集训,短期集训三个月,长期集训一年。”

尚庆恒记得,汪雪儿初来中山体校的时候,就展现了出众的“水感”,是一块“好材料”。两年后,尚庆恒把她推荐给了省队。

汪雪儿在比赛后。新华社发

广东体育人才的输送,并非是“送到即止”。各级教练与队伍之间会保持密切联系,关注运动员的长期发展。

据南都记者了解,以乒乓球项目为例,2020年以前,教练团会保持每年一到三次的频率赴京,了解省队出身的运动员训练备战情况。

“交流是很必要的。”曾担任广东省乒乓球男队主教练的李肇民告诉南都记者,“我们不在现场看着运动员训练,不清楚他们的近况,但通过和国家队教练交流,可以快速了解运动员前三个月的训练情况,还可以第一时间跟进他们的伤病状况。”同时,将队员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的优势和问题反馈给国家队,也有助于国家队主带教练有所侧重地调整队员的个人训练计划。

担任过广东省乒乓球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的李永汉补充道,省队与国家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仅局限于队员的训练上,“包括队员的思想工作、后勤保障、结合‘训、科、医’全方位保障工作等,我们同国家队经常有这种不间断的联系。”

从校队、省队到国家队,来自家人、教练和社会的关怀始终如一,正是这种传承,让广东运动员走得更远。

夺冠后,聂毅德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喜讯分享给自己的母校佛山市实验中学。因为他的赛艇梦始于此,他无法忘怀,也倍加感恩。下一步,他希望代表佛山,代表广东,向巴黎奥运会出征。

十年之路

陈艾森、谢思埸先后成为中国跳水单届奥运会男子项目“双冠王”;全红婵跳出“中国质量”,苏炳添跑出“中国速度”;15岁小将陈烨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亚运金牌得主……

不断斩获佳绩的广东健儿,已成为中国队在国际赛场的一张名片。

十年来,广东国内外大赛成绩优异,共获得世界冠军164项次、创超世界纪录21次,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长期奋斗在一线的体育人的汗水。

“吃苦耐劳”,是教练在采访中普遍提到的一个词。刘炎立告诉南都记者,现代五项的运动周期非常长,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运动员需要6至8年的时间,“非常考验运动员,他们不仅要积累经验,身体还要有一定的承受度”。

尚庆恒向南都记者介绍,基层教练每年要到地方各个学校选人、组织集训、日常带训,“孩子小,难免会想家,他们哭的时候我们也要陪着,其实也很辛苦”。

除了个人的拼搏,队伍的“传帮带”也已形成培养体育人才的良性循环。

跳水运动员陈艾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说,小时候在广东跳水队训练,老队员对他们非常好。成为队伍里的“老大哥”后,他也会接收前辈的作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下一代。“一个队伍想要强大,最主要的是团结,我觉得我们队伍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坚持‘以老带新’的传承。”

李永汉也曾向南都记者坦言,从1959年容国团开始,到马琳、刘诗雯,再到樊振东、林高远、周启豪,广东培育出了不少优秀国手,从发展轨迹上说,广东省乒乓球队的进步离不开前面几代人的努力,“广东乒乓球人的刻苦精神薪火相传”。

除了竞技体育,广东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也齐头并进。

据广东省体育局介绍,近十年来,广东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93.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覆盖城乡,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从“十二五”时期的14.67万个增加到2022年底的32.4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8平方米。

与此同时,广东省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多彩。今年8月,2023年广东省全民健身日暨体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趣味运动会、村BA篮球赛、骑行活动等掀起热潮,全民健身氛围浓厚。

泥巴地踢出来的“梅州足球”,转场追电拼出来的“均安女篮”,台山排球传承下来的“排球之乡”金字品牌,“拱石担”游戏“玩”出来的东莞举重之乡,孕育出九破世界纪录的陈镜开、“一门三杰”佳话广为流传……

热爱生活、热爱体育的广东人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是广东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一代代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让这片热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体育人才,为国家增光添彩。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见习记者 周敏萱 农诗祺 南都记者 彭雨欣 实习生 傅烨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