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赴南沙开展“5个1”社会服务活动

番禺融媒
+订阅

2023年9月22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联合南沙区妇联共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赴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岭东村通过“5个1”活动,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此次活动也是广州市妇女联合会指导,该学院与南沙区妇联联合举办“南沙区巾帼头雁村乡村振兴训练营”系列活动之一。

广州市妇联第十三届执委、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符莎莉教授、财经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燕、教务科研处副处长庞利、保卫处副处长曲国平、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德芳、创新创业学院相关人员以及财经学院师生参加活动。

社会服务活动大合照

1场普法讲座,当法律法规的“讲解员”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财经学院张知博博士结合自身办案经历、以社会热点、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入微地讲解了民法典中结婚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债务、见义勇为免责、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等内容,引导广大村民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张博士现场开展法律援助、调解纠纷、纾困解难,为村民“家长里短”的琐碎纠纷送上关键钥匙,也为人权保护加成,为家庭和睦聚力,为乡村治理赋能。

张知博博士开展普法讲座

1场金融讲座,当消费投资的“守护者”

财经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教研室何惠老师用看得见、听得进、用得上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识,提示金融消费风险,为广大村民的消费投资保驾护航,为维护村民利益出实招暖招。会上,何老师对不同群体进行侧重教育,对青少年要侧重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普及;对老年群体,则更加强调理性投资。何惠老师用专门案例提醒老年人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诈骗陷阱、假金融投资网站和假APP、电信诈骗套路等金融诈骗,帮助村民提高自我辨别能力,看清“馅饼”中的“陷阱”,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何惠老师开展金融素养讲座

1场推普活动,当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文化兴则乡村兴,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学好普通话,讲好普通话,破解语言藩篱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前提,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财经学院联合通识教育学院积极组建普通话宣讲队伍,深入农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推普活动。该校通识教育学院李德芳副院长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引导广大村民领略汉语言文化魅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李德芳老师开展推普讲座

1场科普讲座,当科学兴趣的“播种人”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燕同志结合2023南沙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科学知识普及讲座,向村民广泛普及智能技术、卫生健康等知识技能,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着力提升村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财经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燕开展科普讲座

1场资助宣讲,当解疑释惑的“贴心人”

财经学院辅导员罗茜独伊老师进行高校资助政策宣讲,解读国家、学校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政策和激励举措,搭建政策与群众之间的桥梁,让好政策产生好效果,发挥资助育人实效,让资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罗茜独伊老师进行资助宣讲

本次社会服务活动中,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符莎莉与南沙区大岗镇岭东村梁雪群书记、冯志宇副书记等村干部深入交流探讨,针对乡村发展现状、提出问题,分享经验,深化合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财经学院师生还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普通话推广宣传。在文化传承赋能方面,师生参观冯公长房祠、逸涯梁公祠,通过长者访谈,了解大岗村的宗族文化,感受村民捐款建设宗祠、致力于繁荣家族文化,延续优秀家风血脉的动人情怀。

活动剪影

未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将汇聚各方力量强化社会服务,多形式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坚持探索社会服务有特色、有成效的路径模式,聚焦金融素养教育、法律知识普及、资助政策推广、科技文化赋能等方面,创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用学科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来源: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林慕飞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