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点+新城产业,助力惠州建设产业强市

南方日报

 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9月26日,广汕高铁通车运行,惠州“3线9站”的高铁站线格局照进现实。叠加随广汕高铁一同投运的南北两条联络线,惠州主城区全面融入广州、深圳“1小时经济生活圈”,城市正式迈入高铁枢纽城市行列。

一子落,全盘活。广汕高铁的开通意味着全市“3线9站”高铁格局成形,也让各站点的功能属性区分进一步得到明确——做强城市交通枢纽,还是叠加区域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抑或是综合周边山海资源为旅游产业助力。惠州高铁正加速推进各城市片区产城人融合发展进程。

广汕高铁通车

活化惠州高铁网络

26日上午8时30分,随着G9726次高铁从广州东站缓缓开出,广汕高铁正式通车运行。

当日,南方日报记者从位于惠城核心区的惠州南站出发,乘坐高铁前往位于广州核心区的广州东站,全程耗时约60分钟,这也意味着惠州与广州核心城区实现了一小时接驳,全面融入广州“1小时经济生活圈”。

事实上,高速铁路通车运行,对于惠州而言并非新鲜事,但广汕高铁的开通则仍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回顾惠州的高铁轨道建设历程,2013年,厦深高铁通车运行,惠州一举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惠州城市核心区正式纳入高铁网络。而当前,随着广汕高铁通车运行,作为全线设站最多的城市,备受关注的“3线9站”城市高铁格局也正式从规划建设步入现实。

“高铁通车最受益的都是首位站,中间的经停过路站得到的是便利,要提升产业拉动效能,换乘枢纽必不可少。”惠州一位交通规划人士表示,这也是厦深高铁和赣深高铁过去运行周期里面临的困境,人员来往交流便利,但人口集聚效果微弱。

随着广汕高铁通车运行,惠州区域高铁枢纽局面也将正式打开,真正迈入高铁枢纽城市行列。

记者注意到,广汕高铁不仅东西向连接广州、汕尾,高铁的运行还意味着随铁路一同规划建设的惠州北联络线、仲恺联络线也将正式迎来投运,广汕高铁和赣深高铁将通过联络线实现连接互通,惠州南站可通过联络线接入赣深高铁南下深圳、北上江西,实现南北向连接;既有的赣深高铁则通过联络线加入广汕实现东西向连通,惠州主城区通过南北两个枢纽站同时实现与广州、深圳的30分钟通勤,核心城区全面融入广深“1小时经济生活圈”。

“以往的惠州高铁站点都是经停站,并不具备中转和枢纽功能,但广汕高铁开通,南北两个站点都将通过联络线完成‘南北’和‘东西’四向的连接,惠州真正成为了区域的交通转乘枢纽站点。”城市区域规划专家、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秦雨认为,广汕高铁的开通代表着惠州高铁网络被激活,有望大幅度地提升城市交通能级,为惠州打造粤东交通门户提供坚实基础。

去年印发的《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此已做谋划。提出打造一流铁路枢纽站,通过高标准建成赣深铁路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和推进广汕铁路惠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惠州—广州、惠州—深圳30分钟互通,发挥站城融合项目优势,带动金山新城产业发展。

高铁通车释放空间优势

新城发展迎来“强心剂”

随着广汕高铁的开通,惠州“3线9站”的高铁站线格局盘活。更为重要的是,轨道交通格局的打开也充分打开了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空间骨架,更多的城市远郊资源空间被纳入到城市发展空间里来,这也让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里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广汕高铁通车运行将成为惠州空间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重要机遇。”惠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团队专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创新所副所长汤燕良介绍,根据惠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结果,全市约80%的空间拓展潜力都集中在市域南部,且以广汕高铁沿线地区居多,高铁的开通将有效释放沿线地区空间资源潜力,激活站点周边空间流量,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城市发展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广汕高铁惠州南站区域的发展脚步早已迈开。

在过去10余年间,随着金山大桥打通,城市向南,由“临湖沿江”加快往沿江向海发展不断迈出新脚步。金山湖片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方直、中洲、中海等众多投资企业集聚开发,区域快速发展成城市新兴住宅片区。

自2016年左右传出广汕高铁的站线规划布局,惠州南站区域迎来“加速度”。2019年6月,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惠州市金山新天地分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包含三栋、金山湖片区共计118平方公里的用地规划为金山新城,将打造成“新生态、新中心、新引擎”的惠州未来城市中心和一流城市核心样板。

金山新城概念横空出世,区域也加速了新兴居住区向产城人融合新城发展的进程。通过调整区域土地规划,将大面积商住用地调整成工业和产业用地,天安数码城、信利康等产业园区项目纷纷签约落地建设。读者文化园、印象城等商贸综合体也加快了建设进程。

“广汕高铁的开通意味着金山新城与广州、深圳的无缝衔接,对金山新城项目的建设运营无疑是一针‘强心剂’。”金山新城某项目负责人介绍,人员流动加快,产业信息沟通提速,项目招商引资,楼盘建设销售等都将迎来利好。

汤燕良则认为惠州还需从多方面着力。他指出,高铁格局下的“辐射”和“虹吸”,是一个相辅相成、双向流动的过程。人流物流资金流,各资源要素通畅共享互通,是转化成发展机遇还是被吸走,关键在于惠州有没有装得下资源的“盘子”,有没有这样的承接“容器”,从而将更多的人口、产业、资本导入惠州、留在惠州,让湾区范围内的优质要素得到更高效率的配置,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因地制宜谋定位

高铁助产业提档升级

未来城市新中心的定位,使金山新城自规划之初便吸引了全城关注。除了产业要素,中心医院(金山院区)建设项目、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人居环境提升配套也加紧建设中。在城市南进的发展势头下,叠加高铁轨道利好加持,金山新城正踏上产城人融合发展轨道。

“惠州南站和金山新城,这一对‘高铁+新城’组合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助力的局面,但有其特殊性。”秦雨介绍,城市只有一个中心,高铁站点的枢纽属性也很难得,对于“3线9站”的高铁布局,惠州要实现高铁带动新城和产业的提质升级发展还有待探索。

摊开城市的高铁站线布局,截至目前,全市7个县区中已有5个县区实现高铁站点布局,其中惠城两个(广汕高铁惠州南站、赣深高铁惠州北站)、惠阳一个(厦深高铁惠阳站)、仲恺一个(赣深高铁仲恺站)、博罗三个(赣深高铁博罗北站、广汕高铁罗浮山站和博罗站)、惠东两个(广汕高铁惠东站、厦深高铁惠东南站)。

从高铁站线的地图标注来看,厦深高铁、广汕高铁东西向延伸,赣深高铁南北贯穿,沿线设置多个站点。“在12306输入惠州至广州等其他城市,惠州站点的区分都会让人眼花缭乱。”惠州市政协委员、市国土空间规划协会评估分会会长郑心苗认为,站点多对各城市片区都带来了便利,但是怎么聚合发展,切实发挥各站点的城市属性和功能,则需更加精细的规划和指引。

“每个站点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资源,要因地制宜发挥好其独特的功能。”秦雨介绍,在新一轮的国家高铁战略中,惠州目前的站线格局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争取到9个设站属实不易。如何发挥站点的效能,他认为要精准调研分析各站点的人流客群、资源要素流转的特点,结合服务片区内的产业园区布局和产业发展基础,合理推进片区发展。

在实际的发展进程里,惠州各高铁站线布局的县区也加快了谋划脚步。一方面,罗浮山站、惠东南站等站点结合区域山海资源,强化旅游交通接驳属性;另一方面,仲恺站、惠东站等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园区发展,助力园区企业提质升级发展;此外惠州南站和北站则加速城市枢纽功能的建设谋划,支撑核心城区产城人融合发展。

“发挥站点区域特色,深化各站点的衔接沟通,进而拉动城市‘3+7’工业园区的沟通互动,助力产业协同发展。”汤燕良介绍,惠州要发挥高铁优势助力产城发展,还需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水平,集聚更多资源要素,与中心城市形成相配套、相衔接的产业分工,进而带动城市实力的整体提档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 张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