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故事|在微信群可以随意辱骂?逞口舌之快需担责

深圳司法
+订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

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

相信大部分人手机里面都有

大到几百人,小到几十人的交流群

然而很多人却误以为

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其实不然

小心“祸从口出”

8月7日,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了一起因一方在微信群辱骂对方而引发的纠纷。据了解,金某和曾某为同事关系,双方此前关系一般,没有矛盾。后因双方在工作上有分歧而发生争执,事后,曾某觉得不解气,便在公司的工作群内用粗言秽语辱骂金某,金某在微信群里阻止曾某,但曾某不听。于是,金某便保留了微信聊天记录并报警求助,要求曾某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了解事情经过后,调解员向双方释法说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司微信工作群内公然骂人,属于违法行为,可以依法予以治安拘留或罚款处罚。

调解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析法律

与曾某进行了深入交流

使其认识到在微信群辱骂他人的行为

不仅不道德,还构成违法

曾某表示,此次是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事,金某一直喋喋不休地指责自己,虽然没有骂人,但是言语听起来让人很反感,所以没控制好情绪,在微信群里面辱骂了对方,当时逞一时口舌之快,事后自己也觉得很后悔,并表示愿意接受对方的主张并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谅解。

最后

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曾某公开赔礼道歉

并赔偿金某各项损失共计1000元

纠纷得以化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与人相处

还是在互联网上跟人交流

我们都应谨言慎行

恶语相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可能会因此引起别人的记恨

也会给自己招来侵权之祸

全国首家!深圳市福田区

律师综合服务中心揭牌

零距离接触“高墙内的生活”,

深圳罗湖开展社区矫正“震撼教育”

11支调解队伍鹏城竞技!深圳市人民调解员

暨“法律明白人”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来源:深圳市司法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