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岗好人|耿见峰:传承太极拳非遗,助力横岗捧回全国大奖

南方+ 记者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清晨7点的深圳横岗人民公园里,太极拳师耿见峰常常和拳友们相聚于此。他和跟随他练习太极拳的市民身着太极服,在柔和的音乐中缓缓起势,动作整齐划一。呼吸、吐纳、出拳、勾腿......一套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的太极拳法有模有样。

耿见峰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太极拳大师王西安先生的入室弟子,现为龙岗区横岗街道太极拳协会会长、总教练。12年前,他从“武术之乡”河南来到深圳,参与并推动了太极拳全民健身运动在横岗的推广,见证了横岗太极拳爱好者队伍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到300余人的全过程。

如今,他扎根横岗办了太极馆,推动横岗街道太极拳协会成立,联合街道和社区广泛开展太极拳公益惠民课程,帮助横岗街道辖区社区建立起一支支太极拳队伍,为社区太极拳爱好者搭建起强身健体、展示风采的“舞台”,还帮助街道拿下了太极拳比赛的国家级荣誉。

“横岗过去是‘交谊舞之乡’,未来希望太极拳能成为横岗的一张体育名片。”耿见峰说。

从“武术之乡”来深,传拳他乡变故乡

耿见峰出生在武术之乡——河南。他的家乡汝阳距离少林寺和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家沟距离很近。老家习武之风盛行,耿见峰自幼便开始接触武术,跟随民间多位拳师习练多种拳术功法。

90年代,耿见峰始习练太极拳,师承太极拳大师王西安,担任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深圳分会会长、总教练。

2011年,耿见峰因一个偶然机会来到深圳龙岗。“当时,一位龙岗的学生邀请我来深圳教拳,我带着办个短训班的想法。可没想到,深圳这里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耿见峰说。

耿见峰记得,初来乍到横岗,当时这里还没有正规的太极拳教学场馆。他经常一大早就在街道的公园、广场等露天场地练拳,渐渐吸引市民学习跟练,学员从三五个到十来个,一年后便发展到数百人。

2013年,耿见峰决定在深圳创业,在横岗创办了耿见峰太极拳馆,同时也把家安在了横岗。

“练太极拳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陶冶。看到学员习练太极拳后身体状况改善、精神焕发,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教大家练拳的动力更足了。”耿见峰说。本着崇德尚武的理念,耿见峰在教拳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学员如何做人,把宽厚、包容、礼让、真诚的传统美德寓于教拳之中。

同时,耿见峰坚持普及推广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健身惠民方面,遇到经济困难或者身体残疾的学员,他都会免费传授。

帮助横岗拿下太极拳“国家级”荣誉

清晨的公园里,耿见峰为居民们演示太极拳从身形到步法的一招一式,并针对每段、每节的锻炼重点进行示范,市民们跟随他的动作,在不断摸索中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这样的场景在十年前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耿见峰清晰地记得,十余年前他刚到横岗时,本地没有一支真正的太极拳队伍,而现在横岗街道太极拳协会会员达到了三百多人,基本上每个社区都建立起了一支太极拳爱好者的队伍。

多年来,耿见峰还联合街道和社区在横岗文体广场、人民公园等举办各类太极拳公益培训课,累计学者有近万人。有居民在耿见峰悉心的指导下由浅入深习练太极拳,技术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社区辅导站的太极拳教练。

十多年来,师从耿见峰的学员在国内各大武术赛事中屡屡摘金夺银,培养了一大批太极拳佼佼者,还帮助横岗老年大学太极队斩获包括2018年国际武术大赛金奖、2019年深港澳太极拳交流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省市区级荣誉100多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促进太极拳规范化教学,耿见峰在教拳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总结,推陈出新,因材施教。

“太极拳吸纳了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也是一门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武术。太极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青少年习练太极拳可以利脑养性,希望让更多的人分享太极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耿见峰说。

耿见峰表示,横岗群众运动氛围浓厚、文体活力足,是龙岗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的示范街道,也是远近闻名的“交谊舞之乡”,得益于横岗街道的支持,全体太极拳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希望将太极拳推广为横岗的一项代表性体育运动,成为继交谊舞之后的下一张文体名片。今年是横岗街道太极拳协会成立五周年,也是耿见峰太极拳馆成立十周年,在新的起点上,将进一步将这项非遗传承好,在横岗这片热土上发扬光大,惠及更多的市民。

南方+记者 刘越亚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