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禁毒办:打击依托咪酯、“笑气”案件,广东等地战果突出

南方+

9月2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禁毒部门开展禁毒“清源断流—2023”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防范治理打击涉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和毒品替代物质违法犯罪活动情况。在发布会上,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魏晓军表示,今年以来,全国禁毒部门严厉打击整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魏晓军介绍,1至8月,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6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9万名,缴获各类毒品16.5吨,同比分别上升10%、16.4%、24.7%,查处吸毒人员11万人次,同比下降18.1%。6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700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4.8吨,有力防范遏制了毒情反弹风险。

国家禁毒办:广东等地加强海上毒品拦截,联合海警破获海上贩毒大案

在发布会上,魏晓军介绍,在严防严堵境外毒品渗透方面,大力强化边境查缉,及时研判毒品渗透形势,优化调整查缉对策,健全完善堵截体系。

其中,云南发挥第一屏障、第一主力作用,依托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严密点线面、人技物相融合的防控布局,筑牢毒品入境的第一道防线,共破案2258起、缴毒9.2吨,同比分别上升7.7%、67.8%;广西严密中越边境毒品走私查缉,破获千克以上大案17起。

“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加强海上毒品拦截,联合海警破获海上贩毒大案4起、缴毒2.8吨。”魏晓军表示,8月中下旬,组织临边临海及相关重点省份开展为期2周的“海上边境缉毒区域会战”,破获毒品案件10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21名,缴获各类毒品1.3吨,查获可制毒物品257吨。强化“拔钉追逃”,紧盯潜藏境外、负案在逃的毒枭毒贩,与有关国家禁毒部门开展执法合作,抓获涉毒“钉子”逃犯65名。

三部门:将镇痛药曲马多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宣读《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称,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将奥赛利定等品种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现公告如下:

 一、将奥赛利定列入麻醉药品目录。    

二、将苏沃雷生、吡仑帕奈、依他佐辛、曲马多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三、将每剂量单位含氢可酮碱大于5毫克,且不含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复方口服固体制剂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录。    

四、将每剂量单位含氢可酮碱不超过5毫克,且不含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复方口服固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本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袁林指出,曲马多用于镇痛,目前未列入联合国管制药物公约管制,我国于2008年将其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管制范围包括其原料药和单方制剂。近年来,公安部门通报曲马多复方制剂滥用流弊案件呈上升态势,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据介绍,曲马多复方制剂主要有复方曲马多片、氨酚曲马多片/胶囊和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结合曲马多复方制剂药物滥用和临床使用情况,将曲马多复方制剂增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列管后,公安机关可依法对非法制贩曲马多复方制剂行为进行打击。

国家禁毒办:打击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案件,广东等地战果突出

当前新型毒品问题蔓延较快,这类毒品违法犯罪有哪些特点?在发布会上,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赵仲忱表示,受常规主流毒品入境流通受阻、总体供应不畅、价格居于高位等因素影响,依托咪酯、“笑气”等替代物质滥用,麻精药品以药代毒、多药滥用,大麻及合成大麻素滥用等问题快速蔓延,成为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种类多样、变化很快。多种麻精药品、新精神活性物质、非列管成瘾物质多元并存,衍生异变、更新迭代加快,涉及境外走私、境内非法生产、网上贩卖、非法滥用等多种违法犯罪形态。

二是迷惑性强、危害性大。依托咪酯以“上头电子烟”烟粉烟弹形式、“笑气”以奶油气蛋气球等娱乐方式吸食,不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误以为没有列管、不是毒品、没有危害,实际上社会危害严重,吸食后造成致死致残、毒驾等肇事肇祸案例多发,与麻精药品关联的“迷奸药”及各类所谓“减肥药”“聪明药”社会危害日益凸显。

三是区域爆发、加速扩散。依托咪酯、“笑气”从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迅速向全国多数地区蔓延,复方曲马多、右美沙芬、复方地芬诺酯等麻精药品滥用问题也在多地高发。

赵仲忱表示,为坚决刹住新型毒品蔓延态势,禁毒部门把治理新型毒品作为禁毒“清源断流-2023”行动四项攻坚任务之一,重点整治涉“笑气”、含依托咪酯和合成大麻素“上头电子烟”、麻精药品三类突出问题,全力遏制蔓延和社会危害。

一是强力打击。专门部署为期半年的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各地禁毒部门重拳出击,像办毒品案件一样侦办一批依托咪酯、“笑气”案件,迅速形成强劲打击整治态势。1至8月,全国共破获依托咪酯犯罪案件34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825名,缴获依托咪酯636公斤、依托咪酯烟弹4.56万个;2022年至今年8月,破获“笑气”犯罪案件12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891名,缴获笑气70万余升。广东、广西、湖南、江苏等地战果突出。

二是广泛宣传。针对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和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加强新型毒品危害宣传,增强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

三是加强治疗关爱。加大对吸食新型毒品和未列管替代物质人员的发现查处力度,今年以来查获吸食依托咪酯人员4.11万名、吸食“笑气”人员1.5万名,加强教育和训戒,强化自愿戒治和家庭、社会关爱,形成有效干预。
四是加强监测和列管。国家毒品实验室及区域分中心强化滥用监测和动态预警。国家药监局、卫健委、公安部强化工作衔接和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列管论证评估,今年7月列管复方曲马多等7类处方药,10月1日正式列管依托咪酯,公安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药监局、卫健委制定依托咪酯依赖性折算标准,为依法从严打击、有效治理提供法律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毒品犯罪受暴利驱动,始终处在动态博弈之中,新型毒品问题必然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毒品种类或替代物质也将不断出现。”赵仲忱表示,治理新型毒品问题,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挑战。我们将借助依托咪酯列管有利契机,进一步从严打击、从严查处,紧抓不放、持续整治。

“在此,我们也呼吁,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敬重生命、敬畏法律,认清新型毒品,远离新型毒品,自觉抵制那些具有伪装性、欺骗性和成瘾性、危害性的替代物质,不要轻信和尝试。我们更正告毒品犯罪分子,包括那些钻未列管法律空子、游走在替代物质边缘、干着伤天害理行当的不法分子,天网恢恢,利剑高悬,不收手必受惩罚,我们毫不动摇坚持‘零容忍’,厉行禁毒、不胜不休。”他表示。

广东省禁毒办:全力遏制依托咪酯制贩滥用问题蔓延取得良好成效

早在去年,针对省内个别地市出现依托咪酯滥用问题,广东省禁毒部门就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有效遏制依托咪酯滥用蔓延势头。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禁毒办第一副主任、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刘卫国介绍了广东在打击整治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方面的主要举措和经验。

刘卫国表示,去年以来,广东省禁毒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工作部署,通过“依法严打、部门共治、预防宣传”等举措,持续推动依托咪酯问题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今年7月,按照国家禁毒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的要求,广东省禁毒委立即部署开展行动,迅速掀起强大声势,全力遏制依托咪酯制贩滥用问题蔓延,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依托全国禁毒“清源断流”“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全省禁毒攻坚行动,联合省内外实施跨区域合成作战,循线打掉了一批位于省外非法生产依托咪酯场点,摧毁了一批跨区域非法贩卖依托咪酯团伙网络。深入开展“应检尽检”和重点场所清查,及时发现滥用人员,对吸食人员一律发放“告知书”,签订“承诺书”,营造“不敢吸、不能吸”的氛围。制定《公安机关打击涉依托咪酯犯罪活动工作指引》,严格把握案件办理和证据要求,确保办案质量。截至8月底,广东省累计侦破涉依托咪酯刑事案件2207起,刑拘犯罪嫌疑人员3286名。以贩卖毒品罪依法起诉304人、判决225人,以妨害药品管理罪起诉31人、判决28人,以非法经营罪起诉44人、判决10人,有力震慑、有效惩治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

二是部门协同共治。广东省充分发挥各地禁毒委和禁毒成员单位作用,根据工作职责依法运用行政手段实施“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压实各部门禁毒职责,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依托咪酯管控治理。省公安厅与省烟草专卖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对电子烟中添加毒品替代物质违法犯罪查处打击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在电子烟中非法添加依托咪酯专项治理。工信、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加强对依托咪酯生产及原料管控,加强对滥用依托咪酯群体监测,开展成瘾性和危害性研究。省禁毒办对依托咪酯滥用趋势及其危害性启动社会调查评估,制定《依托咪酯等物质滥用人员宣教帮扶工作指引》,严防有吸毒前科的依托咪酯滥用人员肇事肇祸。

三是加强预防宣教。将预防依托咪酯滥用作为禁毒普法宣传重要内容,加大依托咪酯滥用危害预防宣传。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通过禁毒团课第一课、校警巡防等形式推动预防宣传进校园,覆盖全省在校中小学生超2000万人,提升青少年群体的防范意识。组织全省禁毒融媒体矩阵开展线上线下预防宣教活动,制作依托咪酯预防宣传片40部、微信公众号推文123条,向社会广泛科普依托咪酯滥用危害和法律责任,提升群众对依托咪酯危害认知和抵御侵害能力。

“下一步,广东省禁毒委将按照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工作部署,认真落实依托咪酯列管后的管控措施,坚持严打高压、协同共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刘卫国表示。

国家禁毒办:把遏制毒品问题反弹作为首要任务目标

今年我国禁毒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成效。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全球毒潮和国际毒情形势,下一步国家禁毒办将采取哪些工作措施来推动全国禁毒工作发展? 在新闻发布会上,魏晓军介绍,近日,中央领导同志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进一步做好当前禁毒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禁毒部门将坚持把遏制毒品问题反弹作为首要任务目标,以深入推进“清源断流”行动为抓手,加强防范、依法严打,着力在夯实基础、情报侦察、边境管控、区域会战上下功夫,在强化科技创新、及时发现新型毒品上下功夫,在开展禁毒宣传、提升全民禁毒意识上下功夫,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防毒品渗透,完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大边境管控查缉力度,遏制境外毒品入境内流。二是严管制毒物品,深化清理整顿,推进源头管控,坚决防止化学品流失制毒渠道。三是严打涉毒犯罪,部署开展区域会战,重点打击境内制毒、海上走私毒品、网络涉毒、跨境跨区域贩毒等犯罪活动,集中围剿制贩吸毒团伙网络。四是严治新型毒品,紧紧抓住制贩滥用依托咪酯等麻精药品和“笑气”等成瘾性物质问题,加强监测预警、法律列管、依法打击,遏制新型毒品蔓延。五是严整重点地区,组织开展新一轮禁毒重点整治,落实主体责任,采取超常措施,推动解决突出毒品问题,同时推进第二轮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化市域毒品治理。六是严控毒品危害,坚持一手抓预防教育、一手抓戒毒康复,提升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禁毒意识,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进一步减少毒品需求,萎缩消费市场。

南方+记者 赵晓娜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