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 | 最近的高温湿热令人疲乏,老鸭汤加这几样食材,最合时令~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广东省中医院
+订阅

团队医学导师: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感恩自然所赐予每一种食材的特性,感恩每一种食材为人的健康带来无限的可能。人类在获得健康的同时,我们更要爱护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长久健康!

芡实(中)

书接上回,话说肇实乃芡实中之佼佼者,是广东肇庆的道地药材,而它名字的背后,还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作为睡莲科水生植物,芡实的生长习性和植物形态与它同科的莲子十分相似。大家都知道,莲子是在莲花开放过后,残留的花托膨大成莲蓬,生长在莲蓬里面的种子;而芡实也是在花开过后,残留的花托膨大成浆果,生长在浆果里面的种仁。莲蓬一般生于水面上,外形像花洒头,而芡实的浆果则是沉水而生,呈圆球形,顶端有宿存的花萼,形似鸡喙,整个浆果看起来就像鸡头,因此,芡实又名“鸡头实”或“鸡头米”。

芡实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均有种植,然而,以江苏苏州为界,南北地区种植的芡实品种又有“;南芡”和“北芡”之分。

北芡为芡实的野生品种,是芡实的老祖宗,它的花一般为紫色,因茎、叶、和浆果表面均密生硬刺,固又名刺芡。而南芡则是北芡经过人工驯化和培育后的栽培品种,因原产于苏州又名苏芡,浆果表面光滑,不带刺,分为紫花芡和白花芡两个品种,其中紫花芡为早熟品种,白花芡为晚熟品种。

从芡实药材的品质上看,南芡具有颗粒大,种仁圆整,口感嫩滑软糯的特点,品质优良,为药食两用之佳品,而且原植物不带刺,采收较容易,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种,深受大众喜爱。北芡的品质远不如南芡,颗粒细小,口感僵硬、粳性,一般烘干后作为药用。

芡实薏仁陈皮煲老鸭

材料:

老鸭 300克,芡实30克,薏米30克,陈皮1瓣(5~10年以上为佳),生姜5片,食盐适量。

做法:

(1)芡实、薏仁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以上,陈皮用温开水泡15分钟,将老鸭去除内脏、洗净后焯水。

(2)汤锅内加水煮开,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里,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医生点评:

虽然接近中秋,但近期南方珠三角一带依然高温,伴有阵雨,人常有身心不适之感。《食疗本草》载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祛湿之余还能清补五脏,加入陈皮、苡仁、芡实等药食两用的材料,能发挥益脾养胃、利水渗湿的功效,尤宜闷热蒸湿时饮用,能缓解时令所致的疲倦乏力、汗多黏腻、食欲欠佳、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不适。

小贴士:

膳食含有薏米,孕妇不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