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时监测噪声音量和车辆违停的多功能智能杆、依托“智眼”AI视频算法可自动清扫的无人清扫车、全国首创运用元宇宙增强现实技术的AR城市巡查平台、将无人机巡查与CIM(城市信息模型)结合监测山体并进行滑坡预警……
9月22日,记者走访深圳市福田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在福田区,除了人们熟知的智慧“大脑”,各类物联感知设备、AI应用就像城市的眼睛、手、经脉、血液一样,为城区治理带来了更多“感知力”和“处置力”,并通过指挥中心的“大脑”快速决策,让城市仿佛一个更加智慧、灵活的“城市智能体”。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部署了多功能智能杆、无人清扫车、AR巡查平台等,这里还设有 “政务秒批事项”窗口,利用AI技术,对用户在线提交的内容进行智能分析与处理,提升办理材料核验的准确性,实现智能自动审批、即出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在接受南方+采访时称,福田区打造了智脑、智网、智眼、智体“四智融合”智能体,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跟进新技术发展并结合政府管理需求推进,实现城市治理从人工巡查到精细管理、数字孪生。福田还以“体制+机制+技术”模式,率先打造科学、精细、智能的“民意速办”品牌,实现智能发现、智能分拨、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实现事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诉求办理像快递一样高效畅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部署试点的无人清扫车,通过智眼、智脑、智网、智体“四智融合”实现垃圾自动清扫,打造全新的城市保洁体验。
虚实结合,福田城市治理变“智理”
记者在深圳福田区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福田精准城市治理点看到,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一架无人机很快打开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起飞巡检,在常规的视频拍摄之外,无人机这个“智眼”不仅能与地面监控探头、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记录仪等联动,可以与福田区的“福镜CIM”平台结合,一键了解无人机附近楼宇、路口的详细情况。
“‘福镜CIM’的‘镜’就是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应,在数字世界建立一个和现实中的福田相对应的世界,我们把重要的模型都构建完成,楼里人的情况也做了关联,用这些数据来赋能基层做超大城市的精细化运营。”据高增介绍,福田区将CIM、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与大量城市部件的数据关联,接入重点关爱人群、井盖等重点数据,虚实结合,让城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深圳市福田区建设有认知会思考的城区“智脑”——“福镜CIM”平台,与无人机、摄像头等“智眼”、万物互联的城区“智网”、协同高效的行动“智体”,实现城市治理从人工巡查到精细管理、数字孪生。
据介绍,自福田区2021年1月正式启动“民意速办”行动以来,累计办理群众诉求55.58万余件、按时办结率98.82%,总体满意率99.4%。福田区“民意速办”工作注重创新,不仅在全国率先研发智能分拨系统,编制区级全口径1705项的民生诉求职责清单,建立7*24小时智能相应和分拨处置机制,而且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并加强调研预判,使苗头隐患从“事后处理”向“预防治理”转变。
福田区“民意速办”平台已实现智能发现、智能分拨、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实现事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福镜·CIM”平台,福田构建了“应用牵引、以用促建”的良性循环,支撑“民意速办”等16个应用场景,累计调用服务约1000万次。
据悉,在数字孪生、数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福田区在城市治理智慧化程度上得以大幅提升,整体的事件办理效率也提升了50%以上,真正实现了群众好办事,基层少跑腿,并帮助政府部门更方便高效地去决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大幅度提升。
福田区已率先开展政务大模型的应用
政务业务是联接政府、企业和市民的重要枢纽,也是大模型应用和创新的桥头堡。
在9月20日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上,华为与业界标准组织、专家、客户和伙伴共同发起“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联合创新行动”,重点推进大模型在政务服务、政务办公、城市治理等场景的联合创新方案开发,并推进各级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规划和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规划等实践与落地。
当天,华为发布包括政务大模型解决方案在内的多个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政务领域,政务大模型解决方案打造城市AI算力基础设施,赋能城市智能化升级,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实现高效政务办公,便捷政务服务,精准城市治理。
9月20日,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联合创新行动发布。
政务大模型将带来哪些改变?
“福田是华为智慧城市合作最全面、最深入的城区之一,也成为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全球级样板。”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首席营销官CMO江虎林表示,今年7月,福田区政数局与华为签署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预训练大模型在政务办公等领域进行创新验证和应用。
目前,深圳市福田区已率先开展政务大模型的应用,依托大模型建设辅助办文、智能校对、自动生成摘要、辅助批示、智慧督办等应用,助力政务数字化转型;在城市数字化领域,利用视觉(CV)大模型提供城市事件智能发现能力,全面覆盖城市治理自动化事件上报场景,精准识别事件并智能上报、自动工单分派。
记者在福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现场了解到,针对“请介绍下福田区”“请介绍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人工智能企业落地福田能享受到哪些产业政策”等问题,基于福田政务大模型的数字人都能给出较为精准的回答。
深圳市福田区已率先开展政务大模型的应用。
高增表示,下一步,福田区政数局将围绕中心工作打造应用场景,运用好通用大模型等新的技术,赋能城市管理和服务各个方面,配套建立相关机制推动数字政府改革,目的是让群众在城市的生活更便利。
南方+记者 马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