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州市天河区公安分局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标准定位以及“治安要素巨量繁杂”的治理现状,聚力改革创新,用智慧之“心”编织警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创新警务大背景下的一项项工作,以精益求精、智慧管理的本质和精神,“匠心成结,铺开为网”,在社会治理新格局中传递温暖,编织平安。
匠“心”结
细微之处喜看猎德平安“枫景”
匠“心”独运,组建广州公安第一支“义警”队伍——
8月盛夏,天德广场旁,猎德涌缓缓流淌。
一支身着青绿色“猎德义警”马甲的队伍迎面走来,为猎德——这一占地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万人口的大型街道,增添了一道平安守护的风景。猎德牌坊、天德街、广粤国际社区……队伍行经之处,迎来了邻里街坊关注的目光。
8月4日下午,在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广场举行的“猎德义警”启动仪式上,天河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分局长焦志伟将鲜红的“猎德义警”旗帜交到义警代表手上。“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旗帜飘扬,崭新亮相,天河公安匠“心”独运,这支由343名物业安保、治安保卫委员会保卫力量、网格员以及志愿者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成为了广州公安第一支“义警”队伍,协助开展禁毒、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群防群治工作,为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了社会力量。
当新任“义警”们步巡在猎德的街道之间,“细节无处不在”是大家最直观的感受。
来自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安全部的小王,在几天的“义警”时光中,参与了禁毒教育、消防检查、反诈宣传等任务,在猎德派出所下辖7个社区、34个小区以及各大商圈、商铺中开展工作,检查好的每一份台账、发放出的每一张反诈宣传单、指引过的每一次问路……都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基层治安治理工作重在细节。“一直向往能参与到平安的守护工作当中去,基层治安治理工作很细致,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休息间歇,小王擦拭掉鬓角的汗珠,微笑说道。
在“猎德义警”着手书写“预防警务”这篇文章时,广粤国际社区正在续写外国人管理服务的新篇章。
匠“心”精神,打造广州市首批国际社区特色名片——
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道地处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外国驻穗领事馆数量多,常住外国人也为全市最多。如何做好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要细致!”从事13年外管工作的猎德派出所民警黄毅萍回答说。
穿过“城市会客厅”花城广场,来到广粤国际社区。作为广州首批建成的两个国际社区之一,广粤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内部设置的“涉外志愿者服务站”“中外居民共商共治议事厅”在林立的高楼间闹中取静。在这里,外国居民无数件困难大小事在黄毅萍的协调帮助下得以解决。“外国人登记完成跟进”“每天早上9时定时更新涉外人员信息”“建立微信群快捷处理问题”“调动双语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解决非警务纠纷”“解读法律及政策规定”……从“烦心事”的解决到“切身事”的援助,黄毅萍细细考量细细安排。
2022年,一名外籍女子在同胞的介绍下找到黄毅萍求助,对方因急事必须回国,但由于签证过期无法成行,十分着急。黄毅萍多方奔走,想尽办法,最终在签证部门的帮助下为其加急完成签证,得以顺利回国。该名外籍女子赠送的锦旗见证了黄毅萍在外管服务工作上的细心主动甚至是执着,表达了真诚的认可和赞赏。
“猎德义警”和广粤国际社区立足细微之处,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承“枫桥经验”,用一个个匠“心”结编织出猎德平安“枫景”。
悉“心”结
紫荆校园里的平安“一宝”
悉“心”守护,十年如一日耕耘紫荆校园——
进入广州市天河区五山派出所辖区,行走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林荫校道中,随机问一名学生:“华农‘三宝’是什么?”你将会得到一个自豪而肯定的答案:“当然是酸奶、紫荆花和陈警官啦!”
2014年,五山派出所民警陈东斌到华农社区“报到”。随后,他一手创建了“一平台两队伍”——“一平台”是指“华农警务室陈警官”微信账号;“两队伍”是指“紫荆校园飞虎队”“紫荆花反诈先锋队”。
近年来,校园诈骗类警情屡有发生,陈东斌也将重心转移到校园反诈工作中来。在十年时间里,他注册了三个微信号,累计添加教师学生、保卫人员、社区业主好友近3万名,建立了13个“院-校-系-班”四级校园警务微信联络群。打开陈东斌的微信朋友圈,“高额投资回报?警惕!”“诈骗警情通报”“失物招领”……一则则信息让人瞬间警醒起来,一幅幅“九宫格”漫画又把反诈知识讲得生动有趣,通过微信架起的“连心桥”让校园反诈深入人心。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正如陈东斌的从警座右铭,要守护好校园的平安,不能止步于眼前的成绩。
在陈东斌的带动下,学校的班干部、党员学生陆续参与到校园反诈中来。2020年10月,陈东斌又牵头建立起“华农警务室紫荆花反诈先锋队”。傍晚时分,华农校园里时常能看见这支身穿青色马甲队伍活跃的身影,从学生饭堂,到教室宿舍;从派发宣传单张到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最初的十几名队员,发展到超过120人的队伍。在队员们的努力下,2022年“华农警务室紫荆花反诈先锋队”成功劝阻诈骗40余起,拦截转账超过300万元,推动电信诈骗警情下降38.8%,战果显著。
每年三月,万物复苏,是华农校园最美的季节。紫荆花海中,穿梭着陈东斌宣讲、巡逻的身影,十年如一,悉“心”守护着华农校园的每一次紫荆花开。
暖“心”结
东晖社区里绽放的平安之花
暖“心”培育,在东晖社区播下平安的种子——
迈出校园,走进东晖社区,有一抹笑容总能让人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温暖,这抹笑容来自天园派出所东晖社区民警洪军梅。
“我想,应该是无问西东。”当被问到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最深刻的感受时,洪军梅如是道。她说,在2018年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告诉我们,要“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从儿时怀揣梦想与父亲一样成为人民警察,到从公安大学毕业加入天河公安,从社区警务“新人”到“羊城公安十佳女警”——梦想没有大小,对公安工作的热爱,让她以“无问西东”的精神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2020年9月,洪军梅来到东晖社区,她带来的不仅是出色的综合业务能力,还用心用情在这片社区播下了平安的种子。
东晖花园小区是辖内的老牌小区,楼龄长达21年,居住人口较多,消防安全隐患突出。“这一把火如果在东晖花园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洪军梅尝试组织业主、物业和社区三方达成共识,但因涉及面广屡屡卡壳。洪军梅没有气馁,通过分析安全隐患,逐个了解诉求,邀请消防部门讲解整改方案……一次次的组织协调,洪军梅以诚恳的态度和过人的耐心打动了大家,业主和物业一致通过整改方案,将多年的安全隐患有效化解。
“每天早上,我习惯提早20分钟起床,好看一遍微信群内的聊天信息。”洪军梅说。在“洪警官在线”微信里,共有6个小区群,多的达400余人,少的也有200余人。有邻里纠纷、琐事杂事、疑难问题,大家都常常@洪警官。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刚回答完群众问题的洪军梅放下手机,笑容中又增添了几分喜悦。在她看来,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践行“爱吾所爱,行吾所行,听从吾心”最纯粹的做法。
校园平安宣讲、入户反诈宣传、打造智感安防社区、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洪军梅的努力也得到了东晖街坊的支持和认可。近两年,社区内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一半以上,其中,诈骗发案数也下降过半。东晖社区警务模式得到了各级肯定,获评广东省“枫桥式标杆警务室”、广州市“枫桥式标杆警务室”。
三年前,洪军梅在东晖社区播下了平安的种子,暖心培育,以“无问西东”的精神,把温暖和阳光带进一家家、一户户。
三年后,种子破土而出,在东晖社区绽放出平安之花——只道向阳,无问西东。
同“心”结
平安,隐于市而显于事
同“心”共治,警民携手“显于事”——
甘棠树下开村,是为棠下。这条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名字的由来充满了田园诗意,在中山大道、广园东路、科韵路、广深铁路纵横贯穿间,来到棠下牌坊,在羊城创意园、网易总部大楼和BRT的簇拥下,进入达善社区。
辞别村口握手楼、叫卖声数十米的夹道欢迎,达善社区警务室映入眼帘,是名“灵兰小隐”。“灵兰”传说为黄帝藏书室名,“小隐”出自“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棠下村是棠下派出所辖区内的两个自然村之一,置身城市高楼之间,“隐于市”之意跃然而出。而棠下派出所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因案小而不破”的工作理念以及青年突击队、巡防队的同“心”共治,让平安守护“显于事”。
短短的三分钟,能干成什么事?或许,可以领取出警装备,可以巡经百米辖区,而对棠下派出所巡防队来说,则是可以抓获在逃人员。
2023年7月14日晚上22时许,棠下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到110指令,一网上在逃人员出现在棠下涌东路。半分钟内,指令已下达到出警民警及棠下派出所打防工作群内。“这个交叉路口是其必经之地,我们来个守株待兔!”派出所巡防队员驾驶着警用二轮摩托车,快速穿过城中村多条小巷,2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迅速到场布控。1分钟后在逃人员经过该路口时,被巡防队员现场抓获。从接收指令到成功抓捕在逃人员张某,仅用时3分钟。
这支成立于2015年的巡防队伍共有22名队员,其中一半为当地的“90后”村民。
“结合辖区的特点,棠下派出所巡防队采用步巡和摩托车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有警情、有案件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夜巡组从傍晚19时到次日凌晨3时,会不间断、不定时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逻防控。”棠下派出所教导员李涛介绍道。2023年以来,棠下派出所的案件类警情同比持续大幅下降。
“既是主人,也是守护者。”对棠下的归属感,让巡防队员们热情地投入到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中。在棠下派出所的带领下,警民同“心”,共同守护好社区平安。
珠水旁、校园里、社区中、牌坊前,匠“心”结、悉“心”结、暖“心”结、同“心”结……天河公安用心用情打好精细化管理的“千千结”,编织出守护璀璨天河的“平安网”。
来源:广州天河公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