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遴选建立第三批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
省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的通知》,
经自主申报、市级推荐、省级遴选等环节,
共评选出省级示范区7个、
示范校100个。
其中,肇庆市有5所学校
拟入选省级示范校!
这5所学校分别是
↓↓
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怀集县第一中学
肇庆市四会实验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
封开县江口中学
目前,
肇庆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推进,
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中,
这些省级“双新”示范校
有着哪些经验及值得参考的做法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其中两家,
一起来看看~
怀集县第一中学
怀集一中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
突出美育办学特色,
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与实施、
教学改革与创新、校本教研与科研,
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图源:怀集一中
然而,“双新”步伐走得稳不稳,关键看教师核心素养。为了促使教师尽快地熟悉新课标、新教材,据了解,该校组织各学科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对高中课本各年级、各学期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使青年教师熟知各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等。学校还把各学科知识体系编印成书,并作为师生课堂的参考书,以强化教师的教学技能。
图源:怀集一中
在课题研究方面,怀集一中介绍,该校以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工作重点,引领教师把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问题为课题,将教与学中突显的问题提炼成课题,并明确人人有课题的要求。
肇庆市四会实验中学
而肇庆市四会实验中学
则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口。
该校构建了
以“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为主要特征的
“6+1”三生品质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
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据了解,“6 +1”三生品质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6”是指三生品质课堂新授课教学6个基本环节:“导(情境导入)”“学(自主学习)”“议(合作探究)”“展(小组展示)”“评(评讲点拨)”“清(知识网络思维导图构建)”,“1”是指“练”(课后限时训练)。
而“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为核心的
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
不断提高学科素养,
继而使得“高自主、高参与、
高协同、高愉悦、高效能”的
改革目标得到初步显现。
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该校将适应新课程、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进一步探索“三生”课堂的建设,在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理念要求的同时,在选修课程开设、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和成果。
以上图,图源肇庆市四会实验中学
肇庆市四会实验中学表示,成为省级示范校,意味着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将借助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这一平台,以新课程新高考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创新组织管理,提炼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范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资料来源:西江日报 肇庆教育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