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家有寮刁竹,不怕蛇入屋”
说的就是徐长卿
我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涂兴明来和大家聊聊这味中药
一、历史沿革与变迁
徐长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辛,平。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陶弘景云:鬼督邮之名甚多,今俗用徐长卿者,其根正如细辛,小短扁扁尔,气亦相似。《药典》历届版本均有记载。
二、鉴别
品别之一 徐长卿(药典品)
别名 寮刁竹、鬼督邮。
来源 药材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 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 Kitag.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 野生于向阳山坡的草丛中。产于广西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全草,抖净泥沙,晾至半干,扎成小把,晒至足干。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单一,极少有分枝,有盘节,长0.5~3.5cm,直径2~4cm。有的顶端带有残茎,断面中空。根细长圆柱形,弯曲不直,长10~16cm,直径0.1~0.15cm;表面棕黄色、灰黄色至淡棕褐色,有细微的纵皱纹。常旁生纤细的须根,干燥时质脆,稍潮转柔韧;折断面白色,中央有细小黄色木质心,具粉性,存放后常见析出闪耀的细银星。具浓郁芳香气,根部尤显著,味辛苦而麻舌。
徐长卿种植园Cynanchum paniculatum
徐长卿花株Cynanchum paniculatum
徐长卿鲜根系Cynanchum paniculatum
徐长卿药材Cynanchum paniculatum
徐长卿饮片Cynanchum paniculatum
徐长卿药材
徐长卿根茎表面观
三、品质评价与附注
品质评价 以根多、灰黄色、茎枝少、气芳香浓郁、味辛麻舌者为佳。
附注 1、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本品根部入药,故商品不带苗。广东以前习惯连根带苗使用。
2、据报道 丹皮酚是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本品具有特异气味的原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肌肉注射可治胆囊炎、溃疡病和风湿所致的腹痛。本品所含的黄酮苷、氨基酸成分,可使动物的活动减少,心率减慢。每天用本品15克泡茶服对躁狂型精神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广东山区民间每用本品治毒蛇咬伤,谓有较好效果,多采集本品存放家中备用或移栽于门前宅旁以应急需,故有“家有寮刁竹,不怕蛇入屋”的谚语。
四、说明
徐长卿的根茎比根稍粗一点,节处着生多数须根。根的木心约占直径1/4。最大的特点是气香如牡丹皮,越香越好。过去曾见加增重粉的,现在没有了。
图1 徐长卿(直径约1cm)
图2 徐长卿断面(木心小)
五、药性与应用
药性 辛、温。归肝、胃经。
功效 祛风除湿,止痛,止痒。
应用
1、风湿痹痛 本品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故常用于风湿
2、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伤痛,痛经 本品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故常用于各种痛证。
3、风疹,湿疹。
用法用量 煎服,3~12g,后下。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本品含丹皮酚,异丹皮酚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菌、消炎作用。
选方
治风湿痛 (徐长卿)根24~30g,猪赤肉120g,老酒60g。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慢性腰痛 徐长卿、虎杖各9克,红四块瓦5g.研末。每次0.6~1g,每日2~3次,温开水吞服。(《湖北中草药志》)
治精神分裂症(啼哭、悲伤、恍惚) 徐长卿15g,泡水当茶饮。(《吉林中草药》)
治皮肤瘙痒 徐长卿适量。煎水洗。(《吉林中草药》)
5、治支气管哮喘 徐长卿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参考文献
[1]《中药商品知识》编写组.中药商品知识(中册)[M].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1989.92-93
[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2)(第三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011.210
[3]陈士林等.中国药材图鉴(中药材及混伪品鉴别)[M].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8.643-644
[4]钟赣生.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2.161-162
[5]王恩满等.饮片验收经验[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原,2019.483-484
[6]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18.2661-2663
供稿:涂兴明 | 初审:孙丽
文字编辑:王校宇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戚正涛 | 审定发布:陈冠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