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高考考得最好的那些人现在过得好吗?毕业十年我把我的同学们做成了盲盒,无论你在哪里,我都想去看看你,今天去见……”
近期,博主“在下辉子”的系列视频火了。每期视频,他都会一边说着开场白,一边蒙眼对着巨幅毕业照,随机点到一位高中同学,随后赶到对方所在的城市,探访对方现在的生活。
不同的人生状态被浓缩在几分钟的视频之中,他们并非都走向了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但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领略到了别人未曾目睹过的风景。
博主辉子2013年毕业于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在这所一本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的重点高中,辉子所在的班级里,不仅多人考入“985”“211”高校,而且因脱口秀爆红网络的李雪琴也出自这个班级。
博主约到了李雪琴,和她一起在江边散步聊了聊天。
俩人调侃说刚听到“小镇做题家”一词时还觉得自己不是,因为他们高中所在的城市本溪好歹是“五线地级市”。
可在社会上闯荡后发现,自己其实就是。
也是在这样的聊天中,李雪琴说出了一句可能是许多埋头谋生的普通人会憧憬的感慨:
“总听别人说过了30岁人就会变得松弛。”
“期待30岁的生日一过,蜡烛一吹我眼睛一睁开,一下子人就松弛下来了。”
“我现在特别期待30岁。”
说来也神奇,娱乐圈这么多人里,李雪琴可能是为数不多明明不是普通人,却总能让普通人有所共鸣的人。
她从本溪,来到北京,上了北大,去美国读研,再后来成为了公众人物。
尽管李雪琴说:自己依然紧绷,依然没有实现当作家的梦想。
不过,系列视频里点赞量最高的并非李雪琴那期,而是探访了一名在高考后“消失”了十年、在一众学霸里稍显普通和自卑的女生——阿舒。
这次见面,阿舒给出了自己的原因:“不参加聚会,是因为我觉得你们考得太好了,特别嫉妒你们。”
当时,她考上了一所“双非”院校。
相信许多人都特别能理解这种情绪。也因为如此,我们总是把它看得太重要,甚至多年后,午夜梦回依旧是那个考场。
△南方+记者 朱洪波 徐峰 摄
“高中给我们最大的‘PTSD’,就是万事万物都要比,比着谁登上山巅,比着谁消失不见,但我们终要抵达的那片海,已经早有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你说对吧,舒?”
说完这句旁白,在辉子的镜头里,阿舒的笑容灿烂如初。
博主已发布的视频中,人们看到了千人千面的各色生活。
苏同学毕业之后进入地方媒体,误打误撞进入体育新闻行业,从一开始的疑惑和痛苦,到如今的被迫适应,她在不喜爱的领域做着最平凡的工作。
小睿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中学时期的他性格沉稳,属于标准的好学生,如今却主动选择延迟毕业,开启了他即将而立之年的“叛逆期”,成为了非主流博士。
就像有一条评论写到的:他们靠着读书让自己跳出了贫困,跳出了小镇,拥有了曾经羡慕别人的生活。显而易见,当我们把这些个体放置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去对比时,会发现他们好像从高考开始就已经超越了许多人。
最开始,这组视频的噱头是“高考那些考得好的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很多网友们最初抱着看八卦的心态,来看看一群陌生学霸的生活,做好被“凡尔赛”直击的准备。
结果没想到,看哭了。
并非所有人都过上了完美的日子,但网友们还是在看到老友重逢后心生感触。
看到这些视频,有人是看故事,有人则是照镜子。
像博主本人说的那样,“每一个人就像从同一条小溪出发,流经不同的方向,再也不会相交,然后各自奔向大海”。
在大环境内,普通人面对的问题各不相同,但要经历的人生流程却是共通的——
懵懂、奋斗、不认命、又怀疑着认命,最后终究找到一个自洽的生活方式,不论好坏。
那个时间点可能是传说中会令人松弛的30岁,也可能更早或更晚。
视频中,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大家都更愿意选择直面生活的解法,不去纠结过去某个时间节点所做出的选择。
△南方+记者钱文攀 摄
面对同样的大环境,所有人要面临的人生境遇大同小异,所以不必羡慕别人的人生,最好的时光其实早就出现了。
当我们不再透过夜雨观看别人的生活,才会发现围炉自话,也算是生活的福分。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综合博主“在下辉子”、知著网、Vista看天下等
【主播】芮康帆
【录制】陈明记
【整合】毛帅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