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画家宋礼初:坚守中国画60余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南方+ 记者

9月23日,“继往开来——宋礼初先生中国画邀请展”在珠海市图书馆开展。展览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作品为展陈主体,汇集宋礼初笔下83件艺术作品,向公众展示了中国画的艺术之美。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宋礼初,1949年出生,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原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74岁的他,从事绘画60余载,至今还坚持每天画画5个小时以上。

如何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怎样看待国画创作?借展览之机,南方+记者专访宋礼初,听他讲述画展背后的创作故事。

“人物画要讲究情感,花鸟画要生动,山水画又要气势磅礴,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画法。”宋礼初介绍,本次展出83幅作品是从300幅画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囊括中国画的不同类型,旨在为公众展现中国画的多样魅力。“我还特意挑选了一幅白描作品,希望能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绘画中基本功的重要性。”

宋礼初作品。 

宋礼初作品。 

在宋礼初看来,西洋画以色彩和光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画更追求平面感,舍具体、趋抽象,于笔墨点线皴擦的表现力上见本领。多年来,宋礼初始终坚定行进在中国画的研究路径中,使得古老的中国画创作焕发多重活力。

在宋礼初的作品里,其笔触飘逸灵动,每一笔都充满生命力。他巧妙地运用色彩,将作品点缀得丰富多彩,给人愉悦的感受。无论是山水、花鸟或者人物,他都能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独特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宋礼初作品。 

宋礼初作品。 

“这两幅都是山水画,但是画面结构、视角切入的完全不同”“这幅图中,大树和小树的肌理感也不同”“为了让打斗更真实,这部分的空气要画得更浑浊。”……刚一见面,宋礼初兴致勃勃的向南方+记者介绍道。

宋礼初表示,在所有的展品中《仿三英大战吕布》这部作品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小学的时候看连环画,一眼就喜欢上这幅作品,当时还试着临摹,但当时水平有限。现在展出的这一幅,是我2020年的时候画的,可以说它体现了我这么多年的进步。”

纵观宋礼初的艺术生涯,勤勉二字一直贯穿着他的整个人生。“从事艺术之道,劳而不获者有之,但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宋礼初坦言,艺术创作是一条漫长而孤独的道路,这么多年来他依旧是不敢松懈怠慢画画这件事,74岁的他依旧保持着每天5小时以上的创作时间。

宋礼初作品。 

宋礼初作品。 

“趁着我的眼睛还可以,我还要接着画。”宋礼初的计划清单里,还有不少经典名家作品等待着他的学习和临摹。“如果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有一点水平上的提高,我就没有遗憾了。”提及未来的目标,宋礼初眼中依旧闪烁着对绘画的热爱与坚持。

宋礼初作品。 

宋礼初作品。 

据悉,该展览也是珠海市图书馆推出的首场“艺术悦读”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艺术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以艺术涵养城市文化气质,以阅读积淀城市文化厚度,在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的形象品质与文化品位。”珠海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吴枫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