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中山|暌违11年,岭南水乡品牌有了哪些新意思

南方+ 记者

9月22日上午,中山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民众街道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一场岭南水乡旅游文化嘉年华也同时启动。

三人飞艇赛、“四最”水乡运动会、“五谷丰登”开仓展、烟花美食嘉年华、金色大地音乐会……一系列富有水乡特色的节庆活动,在鸡鸦水道一侧次第排开。对于中山人来说,这样热闹的节庆氛围,很熟悉。早在2007年至2012年,岭南水乡民众已连续举办六届“中山市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打造成节庆中国榜“最具地方特色文化创新节庆”品牌。

时隔11年,岭南水乡旅游文化大型节庆活动再次回归万亩沙田,带来了哪些新意思?又透射了水乡发展怎样的新变化?

民众街道美丽乡村面貌越来越美。图为民众街道接源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民众街道美丽乡村面貌越来越美。图为民众街道接源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内核之变:

从农耕文化品牌到水乡特色文化品牌

上午9点30分,开幕式之前,一场男子三人飞艇赛已在临近主会场的下深滘涌拉开战幕,成为本届节庆活动的首场活动。

和十多年前的旅游文化节相比,这场岭南水乡旅游文化嘉年华,有了啥变化?作为土生土长的民众人,黄露闲在家乡政府公务员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20年,亲历了过往六届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

“从文化节到嘉年华,名称变化,叫法变了,活动项目也有变化,但是最大的变化不是在形式上,而是在内涵上。”黄露闲回忆,2007年,民众街道第一次举办“中山市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是作为“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山分会场活动之一。当年的活动项目包括:中山和谐乡村游摄影展、中山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乡村美食风情街、水乡民俗风情展等八大项。此后,活动不断创新形式,更新主题,连续举办了六届。

黄露闲介绍,时隔11年,这次水乡旅游文化嘉年华强势归来,在节目设计上开展了更多创新。

三人飞艇赛。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三人飞艇赛。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今年的活动,除了有三人飞艇赛等经典节目,还首次将“四最文化”元素融入水乡运动会,将富有民众特色的文化元素与水乡旅游文化主题活动深度结合;首次创新地对历史建筑资源海口粮仓进行活化利用,作为活动主会场,并组织举办“五谷丰登”开仓展,将水乡旅游节庆活动与中山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结合,创新呈现水乡传统农耕文化;首次举办的“民众印记”烟花美食嘉年华、“月是故乡明”岭南水乡金色大地音乐会等活动,也是对往届活动中乡村美食活动、水上民歌表演等活动的更新升级,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和国庆双节假日,民众街道还在活动期间重点推广滨江碧堤栖骑行、探寻红色足迹、休闲美食游等主题乡村旅游路线。

黄露闲认为,总的来说,过去六届水乡旅游文化节,主打的是以农耕民俗文化为内核的生态旅游品牌,而这次水乡旅游文化嘉年华则是对民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开展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力争打造一个以岭南水乡特色文化为内核的农文旅综合品牌。

烟花美食嘉年华。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乡村之变:

从小农场到大型农文旅融合项目

这次活动的主会场所在地--海口粮仓,也是观察民众街道当下推动乡村转型发展的一面镜子。

海口粮仓,始建于1974年,坐落在鸡鸦水道民众段的东北岸边,全称为“中山市储备粮食管理有限公司中心粮库海口粮仓”,因毗邻中山港出海口而得名。粮仓占地10000平方米,是民众境内最大的粮仓,依托水乡在粮食生产、水运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这里也是中山曾经重要的粮食仓储设施之一。

2016年之后,海口粮仓正式清仓,停止储备粮食。海口粮仓后选入《中山市历史建筑名录》。

近年来,中山市大力推动“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海口粮仓就处在“岐水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民众段的重要节点。为了盘活利用海口粮仓作为市历史建筑的价值,一系列的开发工作今年正式启动。

“五谷丰登”开仓展。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五谷丰登”开仓展。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粮仓附近,目前占地78亩的下深滘湿地公园项目今年6月已经开工建设;同时,民众街道统筹组织有关村庄联动开展农文旅项目招商,计划在此打造一个大型岭南水乡田园生态综合体。

小村庄里的“大计划”,还不止于此。就在几天前举办的中山市乡村振兴招商大会上,民众街道2个重点项目上台签约。其中一个是位于新伦村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

新伦村党总支书记樊雄伟介绍,这个项目由中港旅汇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将致力打造一个大湾区产学文于一体的生态复合产业示范区,将乡村振兴与生态田园休闲相结合,高标准打造一个立足中山辐射大湾区的特色文旅品牌。据悉,这也是民众街道目前引进的投资额最大的乡村文旅项目。

新伦村是民众街道最早探索乡村文旅产业路径的一个村,曾成功打造过珠三角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中山岭南水乡”,曾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最美丽乡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等荣誉。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新伦村乡村旅游事业也面临管理粗放、业态陈旧、转型缓慢等瓶颈。

樊雄伟直言,新伦村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已经站在重要转型路口,而这一“重磅”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敲定,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型起点。新伦村将依托这个龙头项目,串连带动村中原有的丹荔绿道、文旅驿站、中山非遗项目扒禾桶基地等文旅资源深度开发,带动产业转型。

“从小农场,到大型农文旅融合项目,这不仅是新伦村的转型之路,也是整个民众街道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方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着力点。”民众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营商之变:

肉联厂转型,一年多培育出龙头企业

当天的活动开幕式上,还举办了中山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颁牌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广东广昇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民昇食品”)十分显眼,不仅成为18家获授牌匾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之一,还是3个重点项目的签约主体之一。

开幕式上,科研院校和镇街乡村振兴项目签约。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开幕式上,科研院校和镇街乡村振兴项目签约。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实际上,民昇食品才刚刚成立一年多,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何佩怡是从民众走出去的高才生。从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回国工作几年后,2021年,她决定回到家乡创业,正式创办了民昇食品。

在此之前,中山市传统肉类产品加工,主要依托现有的几家区域性肉联厂开展代宰业务,业务门类单一,生产方式粗放,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改变这种产业发展现状,民昇食品决定先吃“螃蟹”。

今年2月,火炬开发区重点项目——“5G智慧肉类冷链集配加工中心”在民众街道沙仔工业园区内奠基动工。该项目占地3.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8亿元,2024年建成达产。

“5G智慧肉类冷链集配加工中心”项目效果图。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是何佩怡创业计划的一部分。未来,她希望引入5G等先进技术,搭建生猪屠宰、预制菜加工等自动化生产线,在企业运作的全链条、全流程中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这次,民昇食品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签约,双方将联合建设一个研究中心。未来,研究中心将围绕无人屠宰车间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企业将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建设生猪屠宰的全自动、智能化的生产线,推动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在深中合作创新区打造一个农产品加工流通示范点。

民昇食品成立以来,也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一年多的时间内,企业月产值就从60万元增长到1000万元。企业成立次年,就成功实现“上规”,工业产值、批发产值均超1亿元;今年上半年,民昇食品已成功申请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50多项专利,并先后通过HACCP、ISO9001等多个管理体系认证。按照何佩怡的计划,民昇食品将在2024年冲刺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

“这两年来,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政府对企业诉求的快速响应,以及提供的优质服务。是全新的营商环境,成就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何佩怡说道。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部分图片由民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提供)

编辑 朱晓宇 钟炬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