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同陕西师范大学张文兰教授团队正式签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双方将在更高质量的跨学科融合中进一步深化探索。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桂娟在致辞中表示,在推进教育改革与促进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跨学科融合和项目式学习已经逐渐深入教育领域,并作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发挥着重要作用。
她对张文兰教授团队与宝实集团的合作表示欢迎,并期待双方的合作能结合广东省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校平台,在课程改革和推动项目式研究成果落地方面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助力深圳市加快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兰做题为《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的讲座,围绕“为何进行项目式学习”“如何进行项目式设计”“如何实施项目式教学”层层展开,她指出,通过学科项目化设计,将原本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个面向真实生活问题的项目中,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的教与学方法,培养学生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
9月20日下午,在宝安实验学校二楼报告厅举行广东省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深圳)项目“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项目式学习”培训活动,由宝安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王晓静主持。
首先是宝安实验学校李雪静老师执教公开课。
李雪静以《品故事,探写法——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为题,将《秋天的怀念》和《散步》这两篇课文作为范本,以“品析故事,探究写法”为主项目,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源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学习活动。
课堂展示后,由陈沛教授进行评课。陈沛指出,每位教师都应思考制定的项目式学习是否具有开放的驱动性问题,有没有试图解决真实的现实问题,是否能够进行持续性的探究。
随后陈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专题讲座《基于教学评一体化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其列举两个案例,分析了项目式学习的特征:第一,项目式学习要以学习为本质,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且要围绕教育目标进行教学评价与实施。第二,要依靠真实的情境构建学生的系统思维并生成具体产品,生成这个产品即学习成果需要明确其背后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而在项目式学习的全程贯穿教学评的一致性,需要注意任务达成与能力提升的一致,过程实施与最终产品成果的一致,营造情境与生成产品的一致。
最后,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李燚鑫带来了《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探究》的讲座。指出“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式教学模式,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挖掘、落实和实现知识的育人价值,而体现“素养—养成”式教学模式的“项目化学习”,就是实现知识育人价值的教学,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规律的内在逻辑,强调对学生体验、经验、感悟的尊重——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撰文】徐峰
【来源】宝安实验学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