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健康产业又迎新突破。9月22日,佛山市南海区“中国口腔器械智造之都”建设启动大会举行,超120家上下游企业参加。接下来,南海将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依托口腔器械制造产业集群优势,政企同心、抱团发展。
大会现场。肖莎莎 摄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佛山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一直以来,南海区立足发展需求,聚焦“两高四新”产业导向,重点强化生物医药领域的地位,以创建平台推进相关企业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快速成长。
以口腔器械产业为例,南海区已聚集上下游企业超120家,从业人员约2万名,2022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其中牙椅、牙科手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70%,已成为全国口腔器械最大生产基地之一,品牌影响力享誉全球。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提出要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中国口腔器械智造之都”,从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突破,让“南海智造”出海闯世界。
南海提出要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中国口腔器械智造之都”。李游 摄
30多年深耕细作
成就全国口腔器械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南海口腔器材产业在中国口腔器材产业版图上,乃至世界口腔器材产业版图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场,南海区口腔器材行业协会会长尹源洪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南海口腔器材集群中拥有二类三类产品注册证的企业近200家,企业数量约占全省同类企业的75%。
口腔器械是指专供在口腔学中使用的各种小型手提式工具,包括牙椅、牙科手机、口腔手机灭菌器、拔牙钳、牙挺、牙挖器等手术器具、手动牙科器具、牙科旋转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我国口腔市场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正向产品丰富化和专利技术国产化的方向发展。
南海区口腔器械产业产品。肖莎莎 摄
而南海的口腔器械产业从狮山出发,历经30多年发展,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口腔器械畅销海内外,其中牙椅、牙科手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70%,已成为全国口腔器械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尹源洪分析了目前南海口腔器材产业的产品特点——以设备为主,其中核心产品为牙科椅和牙科手机,二者的产值占总产值的70%以上;牙科椅年产20多万台,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世界的60%以上;牙科手机年产500万支,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世界的70%以上。其他产品如 LED 光固化机年产40万台,位居全国第一,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喷砂洗牙枪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
在数字赋能的浪潮下,南海正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口腔工业制造”向“数字口腔产业体系”升级,着力打造“中国口腔器械智造之都”。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表示,南海是佛山的制造业强区,在数字赋能的大趋势下,希望口腔器械产业也发挥敢为人先的雄狮精神,主动融入数字化时代大潮,开启南海集群产业转型,从口腔工业制造向数字口腔产业体系发展。
多项政策加码
助推南海口腔器械品牌华丽蝶变
今年,佛山提出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1月,佛山市政府印发《佛山市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政策包(2023年版)》,围绕生物医药特色园区、优势领域产业集群、多梯次企业集群等七大重点工程,全方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佛山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产值达到462亿元,规上企业150家,其中医药制造规上企业47家、医疗器械规上企业57家;获批二类医疗器械共有728个、三类医疗器械共有80个,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南海区口腔器械产业产品。肖莎莎 摄
为了助力南海口腔器械产业的发展,大会上,南海区招商局邓宏照副局长作南海区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营商环境推介,并表示从政策上继续推动口腔器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同时,现场南海区口腔器材行业协会也表示,将用3-5年的时间,集中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力量,共同把南海打造成“中国口腔器械智造之都”,让佛山南海的口腔器材品牌进行华丽蝶变,最终实现“品质口腔器材,佛山南海智造”。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在致辞中提到,为了进一步推动口腔器械产业的发展,南海区委区政府将通过加大优化和完善各类政策举措、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构建口腔器械智造的生态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撰文/摄影】肖莎莎
【通讯员】李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