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医改再深化,新时代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加速落地

南方+ 记者

以跻身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为契机,敢为人先的佛山市顺德区,在深化医改上将继续发力。

9月22日,记者从佛山市顺德区医改办获悉,顺德将全力推进“三名”工程、“五融合”工程、区域紧密型健康共同体(以下简称“健共体”)建设等医改重点任务,织密织牢顺德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让卫生健康事业软件更优、硬件更强、出彩出圈。

6月21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首期活动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举行,市民体验官打call。

6月21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首期活动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举行,市民体验官打call。

推进“三名”工程,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精神要求,今年6月以来,顺德在全区13家公立医院内铺开了一场“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卫生健康服务系列体验活动,各医院从细节处改起,持续优化提升日常服务流程、质量。

这是顺德公立医院深化医改的缩影。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属于医改“龙头”,其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着力打造“i健康”文化,践行优质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着力打造“i健康”文化,践行优质服务。

顺德区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深化医改,顺德将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全面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三转变三提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将充分挖潜政校合作办医效能,落实总会计师制度;加强重点专科和薄弱专科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区级“名医、名科、名院”,降低区外就医率;区属医院将组团式帮扶健共体,今年内按要求完成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建设,分流常见病、多发病接诊人数。

在硬件建设上,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将加快建设区医学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中心,广东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院则将承担实施三所区属学校医校融合工程。

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力促健共体建设提质增效

当前,广东正如火如荼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城乡医疗作为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环节。

纲举目张,顺德将着力推动健共体提质增效,在乐从等7镇街社卫中心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础上,均安、杏坛、陈村三镇健共体也在“冲刺”,对照国家标准整改提升,力争今年十个镇街社卫中心都争创国家级。

陈村镇健康共同体已建立了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中心,助力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医防融合工程开展。

陈村镇健康共同体已建立了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中心,助力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医防融合工程开展。

顺德将从群众需求,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全科-专科联合”门诊,继续围绕高血压糖尿病抓好“五下沉”,以急慢分治为突破口,探索“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共管试点,试行慢病中西医“防治管”一体化门诊,推进重大慢性病早筛早诊早治扩面增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实施“六个拓展”,即:由全科医师为主向专科医师参与拓展;由基层机构向二、三级医院参与拓展;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由团队签约向与医生个人签约拓展;由固定 1 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拓展;由慢病管理为主向急慢共管拓展。

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上,顺德将鼓励各健共体积极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云诊室、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护理申请、健康教育、在线用药咨询等新式健康服务。

推进“五融合”工程,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以深化医改为引擎,顺德今年初提出要构建高质量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体系、高质量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下,顺德正深入推进“五融合”工程——

医防融合,探索重大慢病防治管一体化顺德样板:分级分类开展形式多样的重大慢性病筛查、诊疗、管理,实现“早筛、早诊、早治”。

乐从健康共同体儿科医生进校园,为学生开展健康筛查。

乐从健康共同体儿科医生进校园,为学生开展健康筛查。

医育融合,构建0—6岁婴幼儿健康服务新模式:创新建立“行政监管+专业指导+行业自律”的托育机构监管模式,探索“幼师、医师”双师结合的照护模式,促进托育服务与医疗保健、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童早期发展、儿科医疗服务等融合发展。

医校融合,开辟7—17岁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新阵地:落实33所学校医校融合试点,规范提升卫生室服务能力,全区校卫生室力争三年内实现卫生与健康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五大疾病”筛查干预四大赋能。

医企融合,赋能18—59岁人群健康服务新内涵:通过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商会协调、企业参与、健共体实施,构建医企融合服务新体系,通过医务托管、派驻服务、共建共享、云诊室等模式建设新阵地,提供10种服务,保障企业员工健康,为顺德“制造业当家”保驾护航。

医养融合,树立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服务新标杆:推广“家门口”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10个镇街全覆盖,扩大服务供给,准备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国家复审,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强基固本补短板,顺德还计划探索人才“区招镇管村用”新路径,落实省万名大学生下乡计划和基层服务政策,优化招聘流程,发展壮大基层人才队伍。另外,重点做好老年医学、儿科、麻醉、公共卫生、中医等人才和防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训,加强老年护理、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

为了让群众更有“医”靠,顺德还将强化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医保基金总额打包试点,不断健全健共体成员单位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流程,加大力度推进门诊特定病种、家庭病床、“健康佛医保”等工作,让深化医改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顺德卫生健康事业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持续“出彩出圈”。

相关:“数”览“五融合”进度条——

医防融合:

截至今年9月,均安已开展全人群“消除肝炎危害行动计划”,免费筛查、治疗、接种、随访达6万人次;伦教对6类慢性病进行个性化全程管理,共筛查风险人群5909人次;陈村探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管一体化”新模式,筛查管理近2300人。

医育融合:

顺控成立健苗托育园,与龙江民企联手成立市首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与区妇幼保健院共建产后母婴医学保健中心。目前,全区每千人托位数达5.4个,156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5家获评市级示范机构,均居全市首位。

医校融合:

开展学生健康筛查15.4万人次,33所试点学校均与属地健共体完成签约。

医企融合:

容桂依托互联网医院,在企业内开设“云诊室”,助力企业卫生室升级为医保定点机构;勒流以“防、治、管、教、建”推进职业健康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均安积极联动各商会协会,为13家企业派驻健康副厂长,提供10种健康服务。

医养融合:

均安申报的《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门口”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试点》已通过省立项;伦教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设180张床的医养中心6月16日正式启用;乐从成立家庭病床科,推行“五师共管”服务,线上线下打造“智慧家床”。

【撰文】欧阳少伟

顺德卫健供图

相关阅读

蹄疾步稳,深化医改,顺德晒“一年考”亮眼成绩单

“患”位思考,优化服务!顺德多举措提升市民就医体验

编辑 王雪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