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犀牛日!一起认识古老而珍贵的“草原勇士”

广州动物园
+订阅

世界犀牛日诞生于2010年,是由著名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南非办公室发起,目的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保活动,强化人们保护犀牛的意识,每年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地球现存有五种犀牛,分别是苏门答腊犀、独角犀、爪哇犀、黑犀牛、白犀牛,白犀牛分别有南白犀和北白犀。遗憾的是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于2018年3月19日去世,自此,北白犀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犀牛是地球上古老的生物,被誉为“草原勇士”,地球现存的犀牛大约有1万头左右,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的数量如此稀少,答案就是非法盗猎。众所周知在非洲地区大象和犀牛都是盗猎分子猎杀的对象。据说犀牛角拥有十分珍贵的药用价值,甚至传言能治愈癌症。其实,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中没有骨核,就是说它的角和人类的指甲成分是一样的。

失去犀牛角的它不仅失去了防御武器,更失去了交友的权利。在交配前,雌雄犀牛会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胜者可以抱得美人归。

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虽然如此,人家可是吃素的。

犀牛是独居动物,偶尔也会约上“三五知己”过上一段小群体生活。它们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和觅食,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树叶、嫩枝、野果等,它的生活区域不能离开一样东西,那就是——水源。

对于玩泥巴的热衷程度,犀牛比大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泥浆浴能很好地防止蚊虫叮咬,同时也能保持身体清爽凉快。

要不是碍于体型的关系,它恨不得把自己埋在泥浆里。犀牛的皮肤结构很特殊,它的皮肤大约有5厘米的厚度,是由许多层角质组成的,具有强大的硬度和耐久性,这种厚皮层可以保护犀牛免受刺咬,撞击等外部伤害,因此它有陆地坦克的称号。

要是没有泥浆浴的“洗礼”怎么办,野外它们有“好朋友”红嘴牛椋鸟帮它清洁皮肤,啄食身上的寄生虫,有时候一些体型较大的鹭鸟也喜欢来凑个热闹,毕竟移动的自助餐厅,走过路过怎么可能错过。

不仅犀牛,连水牛也得到很好的“照顾”,咱就说有这种“好朋友”何其幸运。

而在广州动物园里,犀牛的“好朋友”是谁,它就是称霸南片区的八哥。八哥也是椋鸟科的一名骨干成员。不同于非洲兄弟,八哥不会吸食血肉。

在犀牛馆里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这里的主人“嵩山”和“衡山”(南白犀)对它们可是习以为常,有时还会聊上几句“悄悄话”。

这群中国好兄弟有时也会为了占有最佳位置而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中国好邻居八哥不仅觊觎犀牛的身体,还打起它们伙食的主意。鸟心不足蛇吞象,不过“嵩山”和“衡山”也不太介意与它们共享美食,毕竟,心有多宽,身体有多胖~

广州动物园现有4头白犀牛,除了上面介绍过的“嵩山”“衡山”之外,还有“洲洲”和“菲菲”。不同于野外,它们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照顾,每天会进食约150斤象草,精饲料14斤,燕麦干草和苜蓿草40斤,另外还搭配胡萝卜、苹果、南瓜、红薯等蔬果,夏天还能吃上消暑大西瓜。(备注:这是一头犀牛一天的食量)虽然食量大,但食相却十分优雅,细嚼慢咽和外表形成强烈反差感。

据保育员介绍它们性格各不相同,“嵩山”对“衡山”一见钟情,二见倾心,日常生活上处处体现出与外表相反的温柔一面(所以“衡山”体型比“嵩山”大)。而“洲洲”和“菲菲”就不一样,“菲菲”十分喜欢霸道的“洲洲”,只可惜神女有心襄王无梦。面对“洲洲”这位钢铁直男,保育员也只能顺其然。

祝愿两对犀牛夫妇在动物园的生活幸福美满,也希望大家加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列,保护犀牛不仅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更多的是为了守护我们的自然遗产。最后一起来看看犀牛家族的日常~

04:43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