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宣讲“土特产”,助力“百千万”

南方+ 记者

9月2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主办、韶关乳源一六镇委党校承办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乳源讲坛开讲。乳源有关部门领导、县委党校、各镇驻镇工作队及一六镇镇村干部近100人参加宣讲。

在宣讲中,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魏琰琰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土特产文章》为题,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并详细探讨了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魏琰琰在宣讲时指出,做好“土特产”文章,关键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在形式上与种植业、养殖业、农耕劳作、农产品流通等模式紧密结合。如乳源的“土特产”文章着力抓好油茶、茶叶、腐竹、沃柑、香芋等十大产业的发展。一六镇的“土特产”文章大力培育灵芝、赤松茸、西瓜、胡须鸡、优质稻等产业。

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一六镇人才驿站专家杜茎深从土地资源利用、全域空间规划、乡镇人才储备和使用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乳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乳源讲坛活动方案,是落实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具体体现,是推动省委党校与乳源合作共建,实现县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助力县校双向高质量发展,服务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省委党校校领导高度重视乳源高质量发展,多次赴乳源或派出专家团队到乳源开展专题调研,并就系列讲座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竞课。自今年9月起,省委党校将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紧密结合乳源实际和发展需求,派出专家学者到乳源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激发基层干部内生动力,持续为瑶乡干部“充电续航”,全面推进乳源乡村振兴,推动乳源高质量发展。

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林盛根指出,省委党校在乳源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讲座,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找准找对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拿出破解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开创乳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乳源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乳源讲坛,有力推进乳源人才振兴工作,补齐乡村建设人才短板,为强化县镇村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乳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张洪荣 欧玉龙

编辑 杨韬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