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考前复习
我们总是幻想能够拥有
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
虽然我们没法拥有“记忆面包”
但提高和改善记忆力的方法
却有迹可循哦
01
照相式记忆是真的吗?
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他似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背书就像吃了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一样轻轻松松。
图源:动画《哆啦A梦》
科普君就听说过这样的学生。据描述,在初中时她可以用一个午休的时间背下半本政治书上的内容。考试时,书本的内容就像照片一样印在她脑海里,甚至可以前后翻阅。听了她的描述,大家都感到十分羡慕。
02
这种照相式记忆真的普遍存在吗?
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先搞清楚记忆形成的过程——我们是怎么记住东西的?
总的来说,记忆包含了3个阶段:编码、储存和提取。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图书馆,里面可以分成3个区域:大厅叫“瞬时记忆”,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在这里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从而进入另外2个区域——“短时记忆”馆和“长时记忆”馆。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被看重的信息是怎么留下来的。
你注意过图书馆藏书的书脊最下方所贴的标签吗?它通常由1位字母加4~6位不等的数字组成,可别小看了这个标签,有了它,熟悉图书馆的人就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书中高效、准确地将目标定位,这就是编码的重要之处所在。
图源:pexels
类似地,大脑也会对将要储存的信息进行编码,给它们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形成不同的编码,贴不同的标签,这些标签在认知科学中被称为“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包含了对信息的原始加工和心理加工。
比如,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奖励了你期待已久的礼物。当大脑编码这个信息的时候,会同时在脑海中涌现出这个礼物的形状、颜色、收到礼物时的喜悦心情、父母的表情,等等。
除了这些简单直接的信息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信息也会出现:比如,你下定决心继续好好学习,或者要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礼物等,这些都是编码后的心理表征。
完成了编码,信息就可以正式入驻大脑这个图书馆了。接着便进入记忆的第 2阶段:储存。有的信息被送往“短时记忆”馆,有的信息被送往“长时记忆”馆。这个过程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与记忆的类型、个人的记忆能力以及大脑的健康情况等息息相关。
第3个阶段是提取。默写时绞尽脑汁地回忆书上句子的过程,就是大脑在进行记忆提取的过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知识点在考场上死活想不起来,越是紧张,大脑似乎就越空白,但是一出考场没多久就想起来了。这说明,记忆储存没问题,只是在考场上提取时出了问题。
03
为什么提取过程会出问题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可能是记忆的第1阶段——编码做得不够细致,就像整理文件时,文件说明写得越简单,事后查阅起来就越费劲;
其次,可能由于过于紧张的情绪,人在紧张和焦虑时会分泌一种叫作皮质醇的激素,少量的皮质醇可以促进学习和提高注意力,但是大量的皮质醇会严重影响记忆的形成和提取。
因此,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放下笔,做1分钟深呼吸,使自己冷静下来再继续答题。
了解完记忆的3个阶段,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照相式记忆真的存在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现在,请仔细观察下图,10秒后,将本页刷上去,然后再继续往下阅读。
现在,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这张图里有几个图案?分别是什么?它们的颜色呢?排列顺序呢?
如果你刚才有意识地记忆了这张图,那么你也许都可以回答上来,但假如你没有刻意去记,相信你凭“印象”也能回答上来1~2个。不过,刚才你回想的时候,脑海里的“印象”究竟是什么?
在专业术语中,这种“即使并未刻意注意,但当你足够快地提取它时,会发现它仍在那里的记忆”叫作瞬时记忆。由于瞬时记忆和视觉、听觉、味觉等紧密相关,因此又称感觉记忆。你能够在上课走神被老师点起来重复最后一句话时有惊无险地回答问题,也是它的功劳。
感觉记忆的容量很大,能包含许多信息,且由听觉保存的感觉记忆(又名声像记忆)会比由视觉保存的感觉记忆(又名图像记忆)保留的信息更多、时间更长。不过无论是图像记忆还是声像记忆,它存在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只能维持几百毫秒到几秒。当我们希望用感觉记忆来进行系统回忆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如此看来,这种感觉记忆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照相式记忆。
实际上,“照相式记忆”也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作遗觉像。与我们靠感觉记忆记住的模糊图像不同,据有这种能力的人描述,他们记忆中的图像与原始的图像一样生动,并且看起来好像是在“头脑之外”,而不是在“头脑之中”。不仅如此,它可以持续数分钟,甚至数日。
遗觉像较多地出现在6~12岁的儿童之中,大约只有5%的儿童具有这种能力,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小。心理学家推测,这种能力的消失可能与儿童形式运算思维或者语言技能的发展有关,随着儿童不断发展语言和表达能力,遗觉像能力就会相应退化。
说到这里
科普君只能遗憾地告诉你
这种照相式的图像记忆
实际上是极少存在的
至少在你长大之后是这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