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产强区,佛山市三水区以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协同发展。记者从三水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三水区渔业产业协会正式成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会长、监事长、秘书长、副会长、监事,均是来自三水渔业产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其中,佛山市三水顺华源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华当选首届会长。
水产养殖是三水农业主导产业,三水水产养殖面积约14.9万亩,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约14.9万吨,总产值约29.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1%。近年来,三水区推进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打造水产品牌体系,全区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省级产业园从无到有,目前已创建三大省级园区。
围绕水产全产业链发展,三水已经引入了何氏水产、合洋水产、太二农业、诚一水产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水产行业龙头企业,涵盖水产新品种研发、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水产产业各环节,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新成立的三水区渔业产业协会汇聚水产行业上下游众多龙头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共有39个成员单位。
新成立的三水区渔业产业协会汇聚水产行业上下游众多龙头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共有39个成员单位,三水区合洋水产有限公司、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广东太二农业有限公司等新引进的一批水产行业龙头企业均加入协会,监事长单位为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永坤表示,三水区渔业产业协会是水产企业间“抱团取暖”的平台,是直接关系三水未来渔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要为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信息共享提供便利,帮助打通渔业产业“产供销”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壁垒、需求通道,着力提升三水在渔业市场的话语权。他指出,三水区渔业产业协会要搭建政企交流桥梁,推动水产业的行业品牌建设、先进技术推广以及金融服务,助力三水淡水产品品牌打出知名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据悉,在三大省级园区中,水产养殖都是重点。三水区渔业产业园(青岐)规划总面积4万亩,以水产种业创新为引领,打造南方淡水鱼种业发展高地,园区主导产业(水产业)综合产值从2019年4.78亿元增加至2022年12.54亿元,2022年园区内养殖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502元,高于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水区渔业产业协会成立。
三水区渔业加工与物流产业园(渔世界)规划总面积超5万亩,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集聚美丽渔场、渔业科普、种苗繁育、预制菜车间、特种饲料车间、电商直播等多元素,打造渔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目前首期万亩核心区建设成效初显,合洋水产展览馆、预制菜车间、冷库、特种饲料车间等已正式投产,预计年加工水产预制菜5万吨、特种饲料10万吨,产值约30亿元;何氏水产一期项目已动工建设。三水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产业园规划总面积超万亩,以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和数字农业发展为特色,打造智慧渔业和农旅融合示范区,其中约4100亩生态智慧渔业区引入省级龙头企业广东诚一集团,已经建成投产。
全市共4家省级水产良种场,三水占3家,水产种苗年产量约500亿尾,年产值约2亿元。其中,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曾荣获全国水产行业最高奖——范蠡奖。以三水为总部,全国布局,自主研发的“白金丰产鲫”“优鲈3号”“鼎鳜1号”、禾花鲤“乳源1号”4个品种先后通过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鲈鳜苗种占全国市场超10%,正在推进建设全省唯一省级鲈鳜遗传育种中心。
林华表示,协会成员单位既有种苗企业、养殖企业,也有深加工、流通销售、金融企业,协会将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共同开拓水产业市场。
南方+记者 魏英
通讯员 三农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