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咖啡,见过长在树上的咖啡果么?|广州好香甜

南方+ 记者

01:46

广州好香甜之咖啡

最近,一杯“酱香拿铁”席卷朋友圈。

对于很多年轻人与上班族来说,美好的一天,从早起的一杯咖啡开始。更有重度爱好者,困了乏了就“猛灌”一杯,咖啡也被戏称为“续命水”。

广东人甚至把爱吃鲜的口味喜好带到咖啡上。美团发布的《2022中国现制咖啡品类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广东现制咖啡到店消费订单量都位列全国第一。

但喝过咖啡,见过长在树上的咖啡豆么?

如果好奇,不必飞到埃塞俄比亚,就在位于广州花都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简称“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你能了解到一颗种子怎么成为一杯香浓咖啡。

咖啡怎么来的? 

咖啡、茶、可可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其中,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

作为一种热带作物,广州显然不是咖啡种植的沃土,种植主要是为了科研。

“我们以‘创建世界一流的热带都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目标。”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产业发展部主任、副研究员陈石表示,这是开展热带都市农业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一部分。

目前,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种植了约两亩的咖啡树,8个品种中,面积最大的就是阿拉比卡豆。

咖啡树属于茜草科多年生的常绿树,外观上没有很特殊之处。陈石介绍,咖啡树比较喜阴,所以他们在咖啡树旁种植了更高大的树木,有树阴遮蔽,咖啡树的长势会更好。

挂满咖啡树上的绿色果实就是咖啡浆果,在广州一般10月迎来成熟期,届时会变成红色。日常所说的咖啡豆其实是咖啡树的种子,咖啡浆果经过水洗处理法、日晒处理法等方式剥除外果皮,就能剥离出白色的咖啡生豆,也就是未烘焙前的咖啡豆。

神奇的是,咖啡生豆几乎毫无风味可言,但经过烘焙后就转变为带着芳香的咖啡熟豆,因为烘焙方式的不同,风味各异。

此后的环节,对咖啡爱好者来说就不再陌生,经过研磨、冲泡等环节,一杯香浓的咖啡就到手了。

探索热带世界

不只有咖啡,制作巧克力必备的可可、沙拉中常见的羽衣甘蓝、被誉为“香料皇后”的香草兰等,在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都能看到。在科研人员努力下,这里俨然成为一个热带植物的袖珍王国。

如今,这里更是打开大门,向群众开放。目前,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已开发“热带生活、美好向往”科普长廊、咖啡全产业链,可可全产业链、香草兰种植及加工、木薯食品、热带花卉、华南精品西瓜设施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等。

孩子们来到这里研学,不仅可以到种植区实地参观、听科研人员讲解农业科普知识,还可以动手体验冲泡咖啡、制作巧克力等项目。

目前,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已获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等。

这只是开始,中国热科院广州研究院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为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在好看好吃好玩的过程中,一起探索热带世界。

【文字】傅鹏 周甫琦 钟晓宇

【出镜】钟晓宇

【拍摄】傅鹏

【剪辑】程钰琳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