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南方号汕头矩阵持续唱响主旋律:汇潮商 聚侨力 谋发展

南方+

高温、台风、暴雨……对海滨城市来说是熟悉的。在过去的8月,汕头全面备战应对多个台风影响,合力筑好安全防护墙。

历经风雨汕头依旧不减姿彩。产业经济持续向好,“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拉动效果明显,中数大会掀起热潮,汕头家乡人民与海内外乡亲双向奔赴共谋发展,“约会一夏·玩美汕头”暑期文旅大热,各地游客邂逅鮀城诗意山水……8月南方号汕头矩阵精彩不断。

今年暑假,汕头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图为汕头小公园。 杨立轩 摄

今年暑假,汕头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图为汕头小公园。 杨立轩 摄

数智融合 活了产业

当月南方号汕头矩阵发布《汕头产业经济持续向好!2023年上半年汕头市产业发展情况出炉》中的汕头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406.34亿元,同比增加9.2%,位列全省第二。“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起到支撑作用,拉动效果明显,规上企业数占全市的70.8%,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0.4%,增速为10.2%。现代产业体系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增加值增长27.1%。此外,今年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第二次落地汕头,于8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国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将目光聚焦汕头,共探数字经济新发展,汕头进入“中数时间”。

近年来,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扎实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汇潮商、聚侨力,着力打造新时代数字经济特区。汕头以跨境数据传输业务为核心的数字产业发展迅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势头正盛,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汕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百载商埠再度迎来数字经济“头部”盛会!高质量发展,汕头有“数”!》《中数大会群英荟萃聚汕论“数”,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再约汕头!中数大会缘何二度落户汕头?》……随着对中数大会的热议不断,汕头自身发展不仅快速融入数智大潮,更着重筹谋下一次腾飞。汕头企业纷纷为机械穿上“数字化”外衣,实体经济插上数字化“翅膀”,从南方号汕头矩阵《汕头玩具企业:搬货物就像玩遥控车》《释放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汕头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插上数字化“翅膀”,汕头传统产业,起飞!》等文章中可见一斑。

汕头产业高质量发展占据8月热议的C位,同时也带来了新进展。

汕头“两特”产业齐齐再发力做大做强。《“穿”行东南亚,汕头纺织服装10天签约60亿元》介绍,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组织汕头多家行业企业跟随汕头市友好代表团参加东南亚之行,先后前往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三国推介产业,拓展“国际朋友圈”。此行共有9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出口采购、展会合作、电商物流项目,有力推动汕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出海“下南洋”,拓宽企业“走出去”渠道资源。

南方号汕头矩阵中还发布《推动玩具创意产业做大做强!汕头市召开玩具创意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聚焦“发展壮大汕头玩具创意产业”课题,深入分析研究产业面临的机遇、优势和挑战,一同探索推动玩具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措施,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此外,潮汕美食的出圈又有新亮点。《开幕!汕头大型“真香”现场,就在→》8月3日上午,2023汕头澄海薄壳美食文化旅游节在澄海区盐鸿镇开幕,活动以澄海盐鸿薄壳美食为重点,推介澄海区盐鸿镇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打造汕头薄壳美食旅游线路,借力薄壳美食文化,为盐鸿聚拢人气和“流量”,助力高质量发展。同月,在第三批拟申报湾区标准的潮菜标准技术审查会上,《潮菜鱼丸(汤)》《潮菜生菜龙虾》等13项标准通过技术审查。这13项潮菜标准涵盖了潮菜术语、烹饪技法、餐饮习俗和经典菜品、地方小吃,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潮菜标准体系,拟定了潮菜产业的标准技术路线,有助于潮菜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进一步帮助潮菜发展走得更好、更远。

汇聚动能 旺了乡村

8月,汕头乡村的热闹和鲜活不同于往日。从南方号汕头矩阵中《汕头也有“村BA”!村门口的体育盛会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文可见,乡村篮球赛余兴未了,汕头市龙湖区和美乡村“浦江杯”青年篮球大赛开幕以来,来自龙湖区全区6支参赛队伍在球场上激烈竞争,以球会友成了乡村文化交流的平台,既联结了乡情乡谊,又为乡村百姓们送上“村门口”的文体盛宴。

另一边,今年的南海伏季休渔期于8月16日中午12时结束,沉静了几个月的渔港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繁忙。伴随悠扬的汽笛声和喧天的鞭炮声,汕头市600多艘休渔船扬帆出海,开展新一轮的捕捞作业。扬帆竞发,满载而归,南方号汕头矩阵中展现出渔港勃勃活力,渔民迎来开海的喜悦时刻,临港渔村一片欢声笑语:《首捕归来鱼满仓》《今天开渔!胃,你准备好了吗?》《休渔期结束百舸齐发向丰收》《开渔啦!这些事情要特别注意》……

南澳渔港开渔热闹非凡。张伟炜 摄

南澳渔港开渔热闹非凡。张伟炜 摄

此外,汕头村落的集体记忆,逐一被“装进”崭新的村史馆。《留住乡愁,赋能乡村振兴!汕头涌现多处村史馆→》一文带领读者走进澄海区莲华镇新楼村村史馆、龙湖区鸥汀街道旦家园党建村史馆、南澳县云澳镇云祥村乡情村史厅等地。一部村史,几多乡愁。文中介绍,近年来,汕头市涌现多家村史馆,或小而美,或微而精,弥漫着浓郁“乡土气”“文化味”,无声地诉说着岁月长河里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迁,生动地呈现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不仅是记录乡村历史、承载乡愁的空间载体,其内涵和外延也愈发丰富,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汕头的深入实施,赋能乡村建设,协调城乡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纷纷动员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护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汕头公安:致力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本埠】我市开展“送卫生下乡 护百姓健康”主题公益义诊活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系列活动走进海门镇》《不断完善我市城乡防洪排涝体系|去年汕头完成雨水资源化利用超700万吨》……

在这个过程中,汕头强化顶层设计,探索精准助力“新路径”,迅速集聚起振兴乡村的青春力量,投入到基层发展一线实践。《汇聚青春动能 跑出乡村振兴“汕头青年加速度”》一文中提出,乡村要振兴,青年必先行。团汕头市委从机制保障、环境优化、平台搭建等维度发力,深入实施万名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汕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推动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

在《振兴乡村 不负青春|潮南区乡村振兴志愿者青春手册》中我们可以看见一幅刚到乡镇报到上岗的年轻志愿者们的群像画,看见他们的历练过程和真实心声。他们说“乡村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乡村。”“意识到了我们部门设立的意义之大,小到可以帮扶一个困难家庭,大到可以带动整个村谋求发展之路。”“我会当好一颗螺丝钉,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本职工作,希望日后的我回首一看,没有辜负此行。”“保持踏上志愿者之路的初心,立足岗位做奉献,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最初的梦想,真正在奉献基层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在基层的沃土中成长,在青春的历练中沉淀,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作为,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

敦睦亲谊 浓了侨情

当月,暑期文旅大热还在持续上演着,不同的夏日玩法等着来者纷纷体验。但不同的是,随着将在汕头举办的2024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两大盛会越来越近,“侨”的元素常被提及,互动也逐渐加强。

南方号汕头矩阵《“侨遇一夏 玩美汕头”,2023年海外及港澳台潮籍青少年潮汕文化体验行开启》《刚刚,他们和汕头“侨遇”了!》《“我是潮汕人”!这一趟“回家”让他们难忘》等推文中介绍,活动于8月20日晚开启,共有10组家庭参与其中,分别来自菲律宾、日本和香港等地,也有台胞家庭。“侨”味十足的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一群特别的“大小朋友”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开启了一场寻“根”之旅。用心满满,乡情浓浓,暖意融融。他们与汕头学生联谊交流、畅叙乡情,畅游樟林古港、陈慈黉故居等侨文化胜地,体验剪纸、拓印、“出花园”民俗等潮汕非遗,品尝丰富多样的潮汕特色美食,在一场寻根之旅中感受独特的潮汕文化魅力。

另一边,远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潮汕籍青少年共聚一堂,重拾故乡“出花园”习俗,体验花水洗漱、祭拜“公婆母”、咬鸡头等特别的民俗文化。《“出花园”礼俗在加拿大马来西亚:联结潮人,传承感恩与担当》一文中指出,“出花园”寄托着家中长辈对孩子们长大成人的祝福。这一礼俗流传至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其文化魅力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少年,成为他们了解潮汕传统民俗文化的纽带。

根不断,情不断,汕头大地与侨领乡亲的联系仍如涓涓流水,融汇四海,奔涌向前。《潮南(香港)乡情驿站在港揭牌启动》这是汕头市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区级乡情驿站,揭牌仪式在香港汕头社团总会九龙湾总部会址举行。潮涌香江水,共叙练江情。该驿站将打造成新时期敦睦乡情、服务海外乡贤回乡探亲投资合作的新平台。活动当天,多位海外乡贤表达了看好家乡营商环境优化,打算返乡投资创业的意愿。

扶一株春蕾,蕴一份乡思。《香港汕头濠江同乡总会“心系桑梓·情牵学子”2023年助学金发放仪式圆满举行》一文介绍,“心系桑梓·情牵学子”五年助学计划由香港汕头濠江同乡总会于2019年启动,分5年实施,共资助金额一百万元。截至今年,累计帮助困难学子125人次。

有趣的是,文化研究的大力加持,给一个“侨”字落笔添了不少兴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开辟“侨乡与侨批书籍专柜”》《走读秦牧故里!文学名家品味侨乡文化》,南方号汕头矩阵中纷纷发布与“侨”文化相关的推文:《潮汕侨乡鱼的故事》《潮汕侨乡植物故事》《侨乡的亭,潮汕有故事》《侨乡的井,潮汕有故事》……一批批好文好图从小切口照见大历史,让读者得以看见汕头侨乡文化背后的深刻意蕴。

此外,在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侨”元素格外引人注意。从《当“侨”元素与数字相遇……“一纸侨批”穿越时空来到了中数大会现场,大家感到浓浓侨乡情~》一文中可见,过去,侨批是交流融通的特殊载体,现在,数字经济是开放合作的重要桥梁。大会屏幕上“一纸侨批”穿越时空,这是“侨”元素与数字的碰撞。大会举办数字海上丝绸之路与数字“侨”乡发展论坛,突出“侨”优势;在服务细节处也以“侨”为主题,为参会嘉宾考虑周全,为扩大汕头城市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百年侨乡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两大盛会不仅是汕头的盛事,也是海内外侨胞的盛事。一个“侨”字勾连着一脉相连牢固不破的乡情,也满载着全体乡亲对故乡大发展的期待和守望。正如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中数大会上所说:“家乡的盛事就是我的大事。”

撰文】肖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