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家级平台和全国性的学会组织,通过技术帮扶、科技合作、成果转让等形式,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9月16日,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邓祖湖、高三基教授专家团队与英德市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帮扶,在果蔗健康种苗质量监控、苗圃繁育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预制鲜切果蔗保鲜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据英德市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宗博介绍,国家级平台和专家团队帮扶,为果蔗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乡村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服务,生产的脱毒果蔗种苗质量更有了保障。合作社脱毒果蔗种苗采用订单农业,建立“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模式,已经出圃1000万株脱毒果蔗种苗,主要销往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同时还远销广西、云南、浙江、福建等多个省份,累计辐射面积达8万亩。
今年秋季已有300万株脱毒果蔗种苗被省内外种植大户订购。种植脱毒果蔗亩产达10吨左右,亩纯收入达8000—10000元,为农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植脱毒果蔗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节本增效和保护农业环境。近年来,由于种植果蔗经济效益显著,激发青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一员,从事果蔗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力量。
南方+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朱晓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