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宽敞平整的兴宁市龙田镇高陂村村道,目及之处、一步一景,花草树木生机勃勃,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悠闲自在,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很难想象,昔日的高陂村房屋破旧、经久未修,道路尘土飞扬、坑洼泥泞,公共基础设施老化、服务滞后,极大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居住出行。
近年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高陂村立足村情谋民生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社会参与,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实施了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也为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家”
为美化乡村环境,高陂村坚持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巷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带头铲除杂草枯枝、拆除乱搭乱建、破旧墙体、整治“三线”乱搭乱接等,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带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持续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据悉,截至目前,高陂村共清理上海围片、中心片等5个自然村的建筑材料垃圾15吨,杂草杂物80吨,沟渠淤泥、漂浮物25吨;拆除废旧栏舍231间,共3209平方,清除龙高公路沿途影响交通安全的麻竹3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高陂村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完成村道建设约8公里,村门口长约1公里道路从5米扩宽至7.5米,平坦宽敞、四通八达,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忧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了。”高陂村党支部书记吴俊峰说。
近年来,高陂村着力破解农村公路“不畅通、不安全、不舒适”等问题,加快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出让土地、投工投劳,得到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不少乡贤、村民代表纷纷捐资出力,拓宽村道涉及占用土地,村民无偿供地,甚至在修路过程中自发监督,通过统筹谋划、多方配合,顺利铺就了一条条百姓“幸福路”,打通了一条条发展“快车道”。
与此同时,高陂村持续实施村级道路路灯亮化工程,为村内群众的夜间出行保驾护航,在村内主要道路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242盏,惠及全村2300余人。
设施升级
打造“幸福园”
高陂村注重村民议事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坚持“民事民议、协商共治”的原则,采用网格会、村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参与村级事务,以议事协商集聚民智。
近年来,高陂村以“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为契机,积极响应增设娱乐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修缮公共基础设施等最强烈、最迫切的民生诉求,科学谋划党群服务中心门坪升级改造和龙江围老屋、日塘田背钟屋“美丽村屋”建设工程项目,逐步打造休闲好去处、居住好环境,以“微改造”撑起“大幸福”,切实提升村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据悉,接下来,高陂村将依托“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积极探索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路径,引导更多党员干部、群众主动投身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刁柳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