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家宠观念的改变,宠物在中国家庭中变得越来越常见。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城镇宠物(猫犬)主人数达6844万人,同比增加8.7%。与此同时,从2021年到2022年,整个宠物市场的增长率高达13.5%,达3960亿元。
宠物家庭地位的提升,使得宠物的健康服务也备受主人关注。可是与逐年上升的宠物市场增长率相反的是,宠物们的医疗保障措施远远跟不上,看一次病动辄花费上千元。如何让毛孩子看病更省钱?保险公司嗅到了商机。
01
买得起毛孩子,却付不起它们的看病钱
在中国“宠物经济”愈演愈热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宠物保障的理念正在迅速提升,《2023宠物数字化保险发展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后,随着财险公司对于互联网平台流量、数字化技术应用和财险公司的持续投入,我国宠物险依托“宠物经济”快速增长。
今年8月中旬,众安保险携手蚂蚁保发布的《2023宠物数字化保险发展趋势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2年全球宠物保险市场规模达到908.4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45%。
为什么宠物险这么多人买?因为宠物看病实在太贵了!
“宠物医院太贵了”,几乎是所有年轻人购买宠物险的首要原因。宠物生病上宠物医院这事越来越普遍。但宠物治病的花费却远比人类治疗的花费高昂许多。许多“铲屎官”笑称,“我能吃过期的食物但我的哈基米(“哈基米”是对家宠的昵称)不能”,因为人拉肚子百元以下能治好,但是猫猫狗狗动辄就要几百上千。
且因为宠物的病因复杂,需要做很多项检查排除病因,医疗价格透明度低,也许送宠物进医院之前以为只是一次治疗小小的腹泻,花费个几十元就能治好,诊治结果却会让你大吃一惊,例如“猫传腹”、“猫瘟”等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因为症状和腹泻差不多,很难分辨,又或者是平时不注意的感染和骨折,都需要仔细检查后排查病因。许多人为了给自家的“毛孩子”看病,一次检查和治疗下来几千元都是常事。
为了治好宠物,这些花费都是值得的,但要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避免钱包因为宠物医疗瞬间变得空瘪,人们在宠物医疗上所花费的费用逐年递增,这从“宠物医疗第一股”新瑞鹏的业绩可见一斑,2020年-2022年其营收分别为30.08亿元、47.84亿元、57.40亿元,连年递增。
02
“铲屎官”们走不出的深深套路
宠物保险保什么?
以宣称全网销量TOP1的宠物医疗险为例,保障内容为宠物疾病及意外医疗保险金(先天、遗传性疾病除外):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宠物在等待期后遭受意外伤害或罹患疾病,在保险人认可的宠物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对于被保险人实际支付的对于保险标的必需且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人在扣除本合同约定的单次免赔额后,依照约定的给付比例及限额给付保险金。
总之,买了宠物医疗险,带爱宠上医院就能报销。宣传页面显示,基础版14.08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5000元/年;升级版33.25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1.5万元/年,尊享版64.08元/月起,医疗报销额则为3万元/年,在普通的保险责任之外,宠物医疗险还有宠物医师电话咨询、邮寄体外驱虫药等专属服务。
但买了保险并非万事大吉。在各种社媒平台上,可以看到许多客户在理赔环节的投诉。这些投诉主要来源两个原因,首先是定点医院的变动。
不少养宠人在评价页面分享出自己的经历。上个月还可以赔付的医院,这个月再去就不能赔付了。又或者是医院自身人员对自己是否仍是定点医院不清楚,导致出现信息差,去了本以为可以赔付的医院就医,申请赔付才后知后觉不是定点医院。还有更令消费者无语的是,一些复杂病症疗程较长,就会出现第一疗程在定点医院可以赔付,后续则因定点的变动导致赔付不了的情况。
除此之外,部分消费者还认为,宠物医疗险存在实用性不强、保额虚高等问题。
新京报的记者在调查宠物险详细信息时发现,宠物医疗险普遍设置了单次事故最高报销金额和免赔额,比如腾讯微保上的宠物医疗险便设置了200元的免赔额,1000元的单次事故最高报销金额,且解释称,对于同一病症或意外伤害,需要进行长时间、多次就诊治疗的,属同一事故(即单次事故),这表明,只要是同一种病症或意外伤害,即便多次就医,报销金额的限额也仅有1000元,而该保险的全年医疗/意外报销总额为1.2万元。也就是说,即便每次都用完单次事故最高报销额度,也需要报销12次才能达到保额的水平。
然而1000元的单次赔付无法满足宠物主们的要求,现在为了给“毛孩子”看病,单次花个上千元并不罕见。
其实,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宠物保险渗透率不足1%。以上种种不过关的问题阻挡了宠物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扩大,然而技术尚未达标,宠物保险的覆盖范围却随着互联网越铺越广。蚂蚁保平台数据显示,目前三四五线城市的保单增速最快。困扰宠物主赔险的问题尚未解决,又一味打出各种吸引人下单购买的话术,抱着能看病省钱的想法购买,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END
部分文章数据来源:新京报、刺猬公社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刺猬公社,支付宝页面截图
编辑:余诗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