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向雷锋同志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是现任广州市黄埔区永和消防站专职站长的苏金标常说的一句话,2023年,他刚获得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还曾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消防119先进个人”“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十大最美消防人”等荣誉。自加入广州消防救援队伍以来,苏金标用17年光阴“赴汤蹈火”,冲锋陷阵,拯救生命,共参加灭火救援1500余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200余人。
志存高远,为练就过硬本领甘当“拼命郎”
每每有队员问苏金标为什么要当消防员时,他总会谈起自己的家乡。“我来自广西梧州凤凰村,那里有一座很有名的纪念馆——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那里纪念的是我的三爷爷苏曼和三奶奶罗文坤,他们在抗日初期从东京大学留学归来,在广西发展中国共产党员。”苏氏家族的每个子孙都熟知三爷爷和三奶奶为革命光荣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苏金标耳濡目染,儿时便立志要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作贡献。
怀着这样的憧憬,苏金标19岁那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消防兵,2008年退役后加入了广州消防救援队伍。为了尽快适应岗位需要,他成了训练场上的“卷王”,别人练一遍他就练两遍,别人休息他自我加压主动加练,甚至轮休在家都不忘抽空锻炼。
慢慢地他成了队伍中的训练尖子,也成了队伍的标杆。新入职的队员不理解他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苏金标告诉他们,其实这才是对大家最好的保护,“平时多流汗才能在火场上少流血,训练是最好的磨刀石,我们每流多一滴汗,人民的生命财产就多一份有力的保障。”
竭诚为民,为救生命于水火勇当“急先锋”
从投身消防那一刻起,苏金标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救援一线,大大小小的救援现场苏金标总是冲在最危险的地方。无数次冲锋陷阵和勤勉训练,锻造了他一身铮铮铁骨,也赋予了他冲锋救人的能力和勇气。
时针回拨到5年前,2018年5月14日晚,轮休的苏金标驾车回家途中路过一个钓鱼场,突然听见了一声巨大的声响,原来是一辆白色小汽车倒车时不慎坠入鱼塘。苏金标没有多想,立即跳入水中。当时天色已晚,加之鱼塘的水浑浊,能见度太低,他只能通过触摸回应实施救援。由于车辆车身受到水压影响,车门无法正常打开,他沉着冷静地用手语与车内被困乘客沟通,成功从车窗救出4人,但驾驶室司机系着安全带,无法被拖出来,且挣扎得厉害。苏金标从副驾窗户潜进车里,发现安全扣无法通过按压解开,只能先浮出水面寻找工具。彼时,感冒初愈的苏金标有些体力不支,但还是拿着岸边群众送来的剪刀第三次潜进了水里,剪断安全带,将脸色发紫的驾驶员拖出水面,并进行心肺复苏。直到驾驶员呼吸逐渐平畅,脸色也渐渐好转,最终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救治后,体力透支的苏金标才离开。
2020年3月2日上午,在一起出租屋火灾救援现场,苏金标在三楼发现一名75岁的老人被困。“老人家行动不便,吸入浓烟较多,无法自行逃生,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苏金标迅速背起老人,在队友的协助下将其转移至一楼安全区域。被困老人成功脱险后,含泪握着苏金标的手久久不放……
2020年5月21日晚,广州市黄埔区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辖区的鸣泉山庄附近因暴雨冲刷导致山体滑坡,造成房屋坍塌,有人员被困。22日凌晨,苏金标向现场指挥员主动请缨,身先士卒深入滑坡倒塌现场了解情况,与队员冒雨进行地毯式搜救,搜救出1名64岁的被困老人。当日自凌晨开始,他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处置警情9起,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00多人。
苏金标说:“每当看到获救人员眼神里重燃生的希望,我觉得自己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站在最前面,冲在最险处,这就是我作为消防员的庄严承诺。”
善学善思,为守护羊城安宁争当“宣传员”
苏金标经常带领队员深入社区、养老院、学校开展义务志愿活动和消防宣传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向群众讲解防火注意事项,增强群众火灾防范意识,提高群众自救能力。“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实了,老百姓的防火意识增强了,大家都养成用火用电的好习惯,火灾事故自然也就会少一些了。”苏金标说。所以每一次外出宣传,他都会全心全意耐心讲解。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重视日常的防火巡查,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对于辖区内的54家重点单位,通过现场走访、勘察的形式,让队员及企业人员提前熟知企业的危险性,对企业的重点部位仓库、周边水源、室内外消火栓、消防控制室、消防车道、水泵房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应对。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 穗团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