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师学院斩获国赛4金1银1铜1优胜

南方+ 记者

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经过三天的艰苦鏖战,深圳技师学院选手共获得“四金一银一铜一优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突破上届国赛,金牌和奖牌数居于全国参赛单位前列,为广东代表团金牌榜和奖牌榜贡献了一份沉甸甸的“深技师力量”。

4枚金牌全部来自深圳技师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是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简称全国技能大赛。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承办。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共设置109个竞赛项目,分为世赛选拔项目(62个竞赛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47个竞赛项目)两大类。其中,62个世赛选拔项目的优胜选手有望代表中国,参加2024年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本届国赛,广东代表团派出142名选手参加全部109个比赛项目,深圳市共有23名选手代表广东省参赛(其中世赛项目13个、国赛精选项目8个)。深圳市参加21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4金2银3铜8优胜,其中金牌全部来自深圳技师学院。

本届国赛深圳技师学院共派出7名选手,代表广东省参加7个项目的比拼(含6个世赛选拔项目和1个国赛精选项目),7个项目最终全部获奖!其中,平面设计技术(张梓鸿)、工业设计技术(覃秀桃)、云计算(黄佳杰)、珠宝加工-国赛精选(黄苑斌)四个项目获得金牌;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刘彦)获得银牌;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刘静)获得铜牌;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陈艺域)获得优胜奖。

令人惊喜的是,除传统优势项目外,珠宝加工(国赛精选)和化学实验室技术这两个项目为学校首次派员参赛,分别获得金牌和优胜奖,实现重要突破!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国赛中的优异表现,来自学校的云计算项目金牌选手黄佳杰获得“广东代表队最佳选手”荣誉,是全省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选手。

坚持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

按照大赛奖励政策,对各竞赛单人项目获得前5名的选手,经核准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职业技能(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颁发。世赛选拔项目中,单人项目前5名选手入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深圳技师学院本届国赛再创佳绩,得益于学校办学坚持产教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世赛引领,促进人才高质量培养;坚持国际合作,促进职教高端化发展。学校作为广东省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

多年来,学校坚持与华为、亚马逊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办学,将专业建在产业上,坚持产教融合育人,聚焦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与此同时,学校实行世赛标准与教学评价标准融合、世赛项目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世赛内容与课程教学体系融合,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为本次国赛斩获佳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累计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30万

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紧紧围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心任务,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改革创新,实施高端化合作、高水平培养、高质量就业、高标准服务“四高”办学战略,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助力产业升级和就业创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参加高水平竞赛、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办学水平居于全国技工院校前列。

2015年以来,学校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共获2金2银2铜3个优胜奖,为国家和深圳争得了荣誉。建校至今,学校已累计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30万人,其中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15万人,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广东制造业当家,深圳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深圳技师学院抢抓“双区驱动”“双改示范”重大历史机遇,始终坚持“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办学治校全领域,将学校发展融入民族复兴大格局,将人才培养融入‘双区’建设大战略,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办学思路;不断完善“党建系统化、视野国际化、标准高端化、专业数字化、培养一体化、治理法治化”的工作格局;坚持开放办学、改革创新,努力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奋力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助力建设技能型社会,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国家和世界职业教育贡献“深技师方案”。

南方+记者 李定

编辑 王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