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被誉为“百味之首”,是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然而,过多的盐摄入与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有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即钠含量不多于2克。
1.改变烹饪方式
选择能少放盐的烹饪方法,如蒸、炖、凉拌等。用茄汁、醋、柠檬汁等酸味代替咸味。也可以多用葱、姜、蒜等天然特殊味道的食物进行调味,减少食盐用量。
清蒸排骨,广东经典口味。建议豆豉不用放太多。
2.使用限盐工具
常见的限盐勺的容量是2克,每人每天不超过3勺,平均一餐不宜超过1勺盐。烹饪时根据就餐人数计算每餐每道菜所需的食盐用量即可。
若家里有老年人或小孩应酌情减少食盐用量。没有限盐勺可以用啤酒瓶盖估计,1啤酒瓶盖的食盐量在5-6克之间。
5克盐到底有多少呢?用啤酒瓶盖估计5克盐。
3.警惕“隐形”盐
方便食品(如方便面、饼干)、零食(如瓜子、话梅、罐装坚果)、加工食品(如香肠、午餐肉)等食品在制作中添加的糖、甜味剂等调味品会掩盖咸味,所以这些食物的含盐量其实是偏高的,应尽量减少食用。食品营养标签中钠超过30%(营养素参考值)的食品需要注意少购少吃。
很多家用调味品的含盐量也是偏高的。常用的调味品有食盐、酱油、蚝油、鸡精、辣椒酱、黄豆酱、番茄酱等,这些调味品的营养成分都含有丰富的钠,控制食盐的摄入本质上是为了控制钠的摄入。
这些调味品中的盐含量换算下来:
减盐也可以不减味
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吧!
素材来源:佛山疾控
编辑:区颖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