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丹霞山将建立约200人的科普导师队伍,助力国家公园创建

南方+ 记者

9月17日是全国科普日,为展示丹霞山生态保护成果助力国家公园创建,韶关丹霞山管委会举办了2023年丹霞山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2023年丹霞山科普研学(自然教育)导师培训班,招募了来自全市各地教育和旅游从业人员、韶关学院和松山学院师生等180多人报名参训。

丹霞山管委会负责人和大中小学嘉宾代表共同启动全国科普日活动。

来自中山大学、韶关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丹霞山资深导师以讲座和实地讲解以及线上教学等方式对学员开展培训。预期培养50名持证导师,将建立约200人的丹霞山科普导师和实习导师队伍,满足同时接待2000名学生规模研学团队的市场需求,创新丹霞山科普研学和自然教育工作,扎实推进科学名山建设和国家公园创建。

专心听课的学员。

专心听课的学员。

据丹霞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部署,扎实推动丹霞山创建国家公园,充分发挥丹霞山科普小镇、研学基地和自然学校建设成效,丹霞山不断探索国家公园社区建设和自然教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通过招募与培养优质科普导师教育队伍,提供富有在地特色的品牌课程服务,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学习型公园社区。此次活动旨在加强丹霞山的公众科普教育,提升科普解说水平,充分发挥拟建丹霞山国家公园科学名山建设成果,培育丹霞山自然教育优质品牌,立足丹霞地貌百年科研成果,结合丹霞山生物多样性和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构建具有丹霞特色的复合型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

学员随带队导师进行户外实践考察。

启动仪式上,丹霞山优秀科普导师担任带训导师并分享成长历程,专家教授开讲《丹霞山听音辨鸟》等课程。当天,还开展了丹霞山户外进行地质科普、植物科普等不同主题的户外实践考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与总结,共建学习小组,在接下来四个月时间形成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成为丹霞科普研学(自然教育)的新生力量,助力丹霞山创建国家公园。

据悉,丹霞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为期一周,接下来,丹霞山科普志愿者将会在江西宜春赣西学校、西南大学、韶关学院及韶关市浈江区东鹏中学等学校开展奇美天成丹霞山系列科普讲座,让更多大中小学生了解丹霞山和丹霞地貌,加大青少年对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关注。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丹宣

编辑 杨韬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