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4月4日,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2023年“红芯十事”民生项目正式发布,宣布将从10个方面办好100件民生实事。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燕罗涌现出了一批深度参与、共同谋划、表现积极的热心群众,他们是建筑工人,是义工,也是楼栋长、三小业主、教师等各行各业的市民,他们为100件“红芯十事”的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为了树立示范意义,激发奋进力量,让更多燕罗市民知晓并积极参与到“红芯十事”民生项目中,让更多工作人员从先进事迹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即日起,南方+客户端推出《燕罗·红芯达人》系列全媒体报道,敬请垂注。
9月11日,燕罗街道2023年“红芯十事”——交通出行“有畅序”便民停车场启用仪式在燕川社区便民停车场举行,全街道602个标准车位于当天正式启用。
3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一块闲置用地,杂草丛生、杂物乱堆乱放。短短几个月就焕然一新,燕川停车场施工现场负责人韦寿达功不可没。
这3个月里,深圳高温天气来势凶猛,韦寿达带领工人们顶着炎热酷暑,完成了场坪平整、混凝土路面施工、车位划线等作业,最终为燕罗新增4个免费的便民停车场,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
衣服每天都是湿透的
要喝好几升的水
今年5月底,31岁的韦寿达接到了负责燕川、塘下涌便民停车场现场施工的任务。
在建筑行业打拼了8年的他,以为工作并不复杂。但到现场后,韦寿达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首先,是持续的高温天气。
“燕川停车场当时是一块闲置的用地,没有遮阳的地方,也没有地方接电,用不了电扇。”为此,韦寿达购买了作业遮阳棚,也给工人们准备了消暑饮品和午休宿舍。
天气太热,韦寿达就调整工人们的作业时间,最早五点半就有工人到场施工,而韦寿达每天都最早来到现场。
由于各类工人的工作内容、强度不相同,他们的间歇时间也不相同,这就导致负责统筹指挥和协调作业的韦寿达,一刻也停不下来。
“我要紧盯现场的质量把控,不能让质量缺陷或返工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就这样,韦寿达一刻不停,衣服每天都是湿透的,每天要喝好几升的水,“吃不下饭,只想喝水”。
停车场建好后,韦寿达被自己的体重吓了一跳:“一下子瘦了20斤。”
居高不下的高温天气,也导致工人流动性大、质量把控难度大、工效严重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有人做完第一天,觉得太热就不做了。”每天下午3点,韦寿达就要打电话“摇人”——招聘新的工人。
有时晚上10点,韦寿达还要陪新的工人去建设现场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施工环境,费尽口舌才能把工人招进来。
那段时间,韦寿达总是焦虑的:“做梦都是梦到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各种资源,在各个地方找工人,必须让停车场按期完工。”
无惧困难
要做就做到最好
另一个施工难点,就是场地施工管理难度大、作业限制条件多,导致施工难度和时间加倍。
“燕川这块空地场地起伏大,大面积修整后,还是会两头高、中间低。”韦寿达补充道,由于空地紧邻河道,地下水丰富、水位高,热胀冷缩情况明显,即便连续两周没下雨,早上到现场都能看到地面有湿渍。旁边是燕山学校,施工时不能发出较大声响、不能大声呼喊……
但韦寿达没有被困难吓退,不断给工人们加油打气,强调“要做就做到最好”。
工地现场都是土,车子容易粘泥,韦寿达就和工人们在地面上铺碎石和石粉;砌筑的平整度达不到标准要求,韦寿达就和工人们拆掉车位的标线砖,返工重做;因原场地地下水问题,施工难度大幅增加,仅处理基底的时间就用了两周,但他们也都毫无怨言。
就这样,清理垃圾、处理地基、平整场地、施工面层、铺贴标标线砖,协调道闸安装、铺设光纤、设置监控、建立岗亭安全岛、设立服务器……燕川停车场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韦寿达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作为燕川、塘下涌停车场的现场负责人,韦寿达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市民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经常有市民路过,问停车场什么时候开放。我说最晚9月份时,他们又惊又喜,不相信这么快可以弄好,给我们加油打气。”这让韦寿达又“加满了油”,他告诉自己这是为民服务的项目,一定要做好。
是“红芯十事”贡献者
也是受惠者
在停⻋场筹备、施⼯的3个⽉时间⾥,韦寿达逐渐了解了“红芯十事”。
“街道办、城建办、交安委办过来调研慰问时,给我们提了不少优化建议,说这个项目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红芯十事项目。”
从那时起,韦寿达就对“红芯十事”十分感兴趣,主动搜看相关报道,了解100个民生项目的具体内容。“我现在也是民生项目的贡献者了,身上不仅是担子,也是一份荣耀。”韦寿达欣慰说道。
很快,韦寿达就发现自己也是“红芯十事”受惠者,享受着相关惠民政策福利。
“燕罗今年翻新了几个篮球场,我和同事打球时看到球场上贴着‘红芯十事’的贴纸,才发现这些篮球场也是‘红芯十事’做的。”韦寿达补充道,燕罗也在15条路段新划定了2000个路边停车泊位,更好地解决停车难问题。
“前两天经过学校、商场时,能明显地感觉到车况好了很多。”韦寿达笑道。
今年3月,韦寿达第一次踏上燕罗的土地,对燕罗一无所知。半年过去,韦寿达向朋友介绍燕罗时,总喜欢用“朝气蓬勃”来形容它,“这里正在整街统筹,这里除了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还有华润微电子、长盈精密、景旺电子、鹏鼎第二园区等大项目,这里也叫做湾区芯城。”
停车场建设完成后,韦寿达又去了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施工现场,他将继续为“红芯十事”和湾区芯城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策划】崔洁 张金萍
【文字】苏国锐 梁怡
【海报】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