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教育兴则城市兴。如今,教育已经成为大沥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大沥通过实施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星系”工程来精准选才、育才。名师、名校长是大沥塑造南海教育发展排头兵,推动大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后劲所在。
为全面展现大沥教育的软实力,珠江时报联合大沥镇教育发展中心策划推出“大沥名师风采”系列报道,一起走近大沥新老教师,了解他们感人的教育故事,聆听他们精进的美好心声,敬请垂注!
名校长档案
彭戈菲 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校长
主要荣誉:正高级教师;佛山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南海区第五届名校长(高级校长);龙海平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南粤专家型校长”;南海区第六届名校长(首席校长);南海区优秀校长。
对于身为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校长的彭戈菲来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20余年来,她始终如一地用爱浇灌着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在今年教师节,彭戈菲获得南海区“优秀校长”称号。不久前,彭戈菲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还在南海区第六届名校(园)长的评选中被评为首席校长。
面对荣誉,彭戈菲说:“我愿意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光和热,让老师能在这里成长,让学生能从这里‘立人’。”
眼中有每一位学生,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
对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彭戈菲总结为生活化德育,润心无痕型。在她的课堂中,她会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情,从而调整自己上课的节奏,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尽管现在身为校长,但彭戈菲依旧坚持走上讲台。“我现在每周都有4节课,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只有持续沉在教学一线,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碰到的困难,从而完善和调整学校的课程教育方式。
课堂上,彭戈菲让学生表达自己看法。
细致,是彭戈菲身上透露出来的一种态度。除了会在课上时刻留意孩子们的微表情,在课后,彭戈菲也会留意学生的喜怒哀乐。
某天清晨,彭戈菲在校门口无意间在校门角落里发现,蹲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学生。出于职业敏感,彭戈菲立即意识到孩子可能遇到了困难。在与这名学生进行了简单交谈后,彭戈菲才知道,这个孩子患有阅读障碍症。
因此,彭戈菲也对这名学生有了更多的关注,努力帮助他解决问题、排解心情。“只要用心,都可以透过学生们每一个细微的表情,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老师做些什么。”彭戈菲说。
挖掘孩子的潜能,通过“立人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
2014年,彭戈菲在担任盐步中心小学的校长后,便决定要把这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积淀的学校,建设为一所教育环境佳、教育师资强、教育水平高、教育品质优的特色学校,实现家、校、社区的“和谐至美”。
为此,彭戈菲经过对学校文化进行梳理,在学校现正推行的书法特色教育基础上,提出了“立人教育,和谐至美”的办学理念。不仅能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也能培养出更多能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的学生。
彭戈菲与孩子们一起。
不仅如此,她还同步推进课程改革,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活动、课程,逐步构建立人教育课程体系;定期联合家庭、社区开展一系列特色的主题活动等,为孩子们讲授知识,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多元发展夯实基础。
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立人教育”,彭戈菲还带领教师团队研究“基于大数据评价的立人教育”,在学校内打造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线上+线下”开展星级文明班、特色班级文化、文明之星的评比,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我想让更多的孩子能真正‘立人”,就是要成为站立起来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彭戈菲说。
带领教师团队前进,“你们可以站在我的肩膀上”
今年3月1日,彭戈菲在《中国教育报》上,通过自己撰写的一篇《把读书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文章,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读书的思考。在她看来,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很多,但最持久、最扎实有效的一定是读书,读书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源头活水。
彭戈菲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
除了要求自己要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作为佛山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和大沥镇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彭戈菲也这样要求“名校长工作室”的学员们和学校的老师们。
对于学校的老师们,她与团队研究制定了“未来教育家”培育方案。得益于这份方案,每一位新教师从进校报到起,都有相应学科的骨干教师领着“进门”;学校的骨干教师,则着重培养个人教学风格……
近年来,在盐步中心小学这个大家庭里,走出了多名骨干老师,他们有的成为了其他学校的校长,有的获得了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南海区优秀校长”获得者、盐步中心小学校长彭戈菲(中)与学生们朗诵《贯穿我生命的那条河流》。
一支粉笔写尽春夏秋冬,满腔热血诠释立德树人。彭戈菲培育出一届届优秀学子,也谱写出自己人生绚丽的篇章。但她还想成就更多人,“我愿意让你们站在我的肩膀上,让你们能看得更高更远,虽然我不是‘巨人’,但是你们需要我的‘肩膀’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