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玩耍中遇到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处理才能既不剥夺儿童成长锻炼的机会,又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考验家长的育儿智慧,也挑战着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下面就从两个调解案例来看家长应该怎么做。
到朋友家讨要卡牌,被菜刀吓跑
8月25日,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某小区,小文和朋友小辉一起玩卡牌,游戏结束后,小辉到小文家索要赢得的卡牌,并为此争吵起来。小文的父亲李某正在厨房做饭,便提着菜刀出来劝阻,看到小辉要动手打人,便拿菜刀冲着小辉喊:“你有本事就打我啊。”小辉误以为李某要拿刀伤人,被吓得连忙跑回家中向母亲刘某哭诉。刘某报警,派出所将该纠纷委托马峦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调解中,调解员重点关注并安抚小辉紧张害怕的情绪;引导李某从儿童的视角来检视自身的行为,反思不当的介入方式给小辉带来的心理阴影。通过沟通,李某认识到行为的不当之处,当场向小辉诚恳道歉,取得了小辉和刘某的谅解。调解之后,小文和小辉又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骑车撞人没有道歉,挨了两耳光
“小孩儿,你撞着我了,不用道歉吗?”年逾六旬的林大爷揪住小浩的手腕怒斥道。
小浩挣扎着反驳:“呸!凭什么,我就不道歉!”
8月15日,坪山区马峦街道某小区楼下,林大爷拄着拐杖散步,八岁的小浩骑着自行车径直撞来,脚掌被车轮轧过。林大爷一把拦住着急离开的小浩,并希望其道歉,小浩却出言不逊,脏话脱口而出。林大爷冲动之下,打了小浩两个耳光,小浩的父亲钱某得知后报警求助。考虑到林大爷年纪较大且患有多种疾病,调解员电话沟通双方后约定8月17日下午和民警一同前往小区进行调解。
面对“一老一小”,调解员首先从事实出发,劝告林大爷打人耳光的行为太过冲动,且已涉嫌治安违法;同时引导小浩反省撞到人后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矛盾,同时倡导文明礼貌、尊老敬老的良善价值导向。最终,林大爷与小浩均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互相道歉。
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也会遇到矛盾纠纷,正是在争吵和打闹中,他们锻炼了社交与沟通的能力,调解员建议各位家长,当孩子遇到矛盾冲突时,不必过于紧张、急于干涉,要给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的机会;如果纠纷难度超出孩子应对能力或面临危险时,家长应及时协助处理,此时合法依规、有理有据的处理方式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暴力解决只会带来错误的示范。
文:司新宣、坪山区司法局
通讯员:李佩珊、李志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