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马耳他会晤,背后有何考虑?|快问快答

观天下
+订阅

外交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马耳他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多轮会晤。

图源:外交部网站

图源:外交部网站

今年以来,中美两国高层频频展开互访。5月10日至11日,王毅同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此后,美方先后派出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4名高官访华。

在此背景下,此次中美选择在欧洲国家马耳他举行会晤,背后有何考虑?向世界传达出怎样的信号?南方+记者采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崔磊,就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问题一:

为何选择在马耳他会晤?

或与王毅下一步行程有关

南方+:此次王毅同沙利文的会晤为何选择在马耳他举行?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张家栋:中美高层在第三方国家进行会晤,这种模式近年来比较常见。此前在5月,王毅和沙利文就在维也纳进行过会晤,为中美后续的一系列高级别互动打下了基础。

和日前多名美国高层访华不同的是,这种在第三方国家进行的会晤,目的应是为了解决某些非常具体的议题,同时为中美未来关系的发展定一个总的基调

之所以在马耳他进行会晤,可能与王毅的下一步行程有关。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8日宣布,王毅于18日至21日应邀赴俄举行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因此,这次会晤要安排在离王毅下一站不太远的位置举行。

王毅和沙利文的这次会晤也存在一些特殊性:中美双方在会晤前都没有对外透露任何信息,直到谈完了之后,中美双方才分别于9月17日晚发出公告。

这可能意味着,此次会晤是一次临时性安排,目的是为了商讨较为紧迫的议题。

我认为,美方可能希望王毅在赴俄前同中方进行商讨,共同表达出希望地区形势稳定的清晰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方是主动派出沙利文,专程飞往马耳他见王毅的。

从议程安排看,王毅同沙利文的会晤长达两天,议题涉及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这也显示出美方存在主动同中方沟通的意愿。

问题二:

会晤可能达成哪些共识?

总体基调积极,为后续互动定方向

南方+:此次会晤中,中美双方可能达成了哪些共识,向世界传达出怎样的信号?

张家栋:中美双方在此次会晤后公布的内容,总体基调是偏积极的,这为中美后续的互动定了一个大的方向。

据参加此次会晤的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对《环球时报》等媒体介绍,双方就中美关系、中国台湾、亚太局势、乌克兰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超过12个小时。其中,双方花时间最长的是台湾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公告花了较大篇幅阐述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也谈到中国人民的发展权问题,以及保持高层交往、举行系列磋商和保障措施等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高层每次会晤时必谈的内容。我方对此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美国必须把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然而,美方一面声称不支持“台独”,一面却升级对台军售,其言行不一令我方整体持怀疑态度。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仍然比较明显,但都不愿发生直接冲突,因此会长期停留在“保持接触”这一最基础的层面。

崔磊:王毅同沙利文会晤后,中美双方都在第一时间对会晤情况进行公布,这说明双方确实达成了一些成果。

此前外界普遍预测,在今年11月于美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美领导人可能实现会晤。我认为,此次王毅同沙利文会晤中,在这一议题上可能取得进展。

除双方公告中公布的内容外,俄乌冲突、中俄关系也可能是此次会晤中的一大重点议题。王毅赴俄前,美方专门派沙利文赴马耳他见王毅,反映出美方关心中俄互动情况,来向中方“摸底”的意图。

问题三:

会晤对中美关系稳定有何帮助?

为元首外交创造机会

南方+:自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时达成重要共识以来,两国高层开展频繁互访,不断推动建立新的沟通渠道。此次王毅同沙利文会晤,可能对中美关系稳定起到怎样的帮助?

崔磊:今年以来,中美都表达出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共识,保持双方高层交往,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的意愿。而本次会晤,双方亦都同意后续举行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海洋事务磋商、外交政策磋商,可见,两国高层展开的密切互动确实对中美关系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

7月13日,王毅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强调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转化为具体行动。

7月13日,王毅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强调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转化为具体行动。

本次会晤时间长达12个小时,而此前王毅和沙利文维也纳会晤,累计持续了超过8个小时。对比一下,这次马耳他会晤比上次维也纳会晤长了约4个小时,可见双方沟通得更加深入、更加具体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包括今年3月发生的“中国民用无人飞艇”事件在内,中美今年沟通交往的既定安排曾被一些紧急事件扰乱。

明年是美国“大选年”。无论是美国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会在筹备大选过程中就涉华议题互相指责、炒作议题。这可能扰乱中美沟通机制,给两国关系带来更多不稳定性。

因此我认为,在此次王毅同沙利文会晤过程中,中方也明确表达出希望美方不再“拱火”“挑衅”,避免双方关系再度恶化的立场,从而给元首外交创造机会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策划】陈梅玉

编辑 王露纯 李江萍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