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位侨领齐聚汕头共写平安批,向全球潮籍侨胞发出邀请|丝路来信

四海粤谈
+订阅

05:01

300位侨领齐聚汕头共写平安批,向全球潮籍侨胞发出邀请|丝路来信

9月18日上午,“共赏明月·同心筑梦”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行动暨国际潮团总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在汕头召开。

会上正式向全球潮籍侨胞发出“丝路来信·全球共写平安批”活动邀请,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国际潮团的300名到场嘉宾同落笔,向世界寄出美好祝福。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侨批是“信”,寄送游子对亲朋的牵挂;侨批是“心”,满载同胞对乡梓的感念。会上,每一位到场侨领都收到了一封来自“陌生故人”的珍贵侨批。来自汕头多所小学的孩子们提前两个月,为旅居在外的潮汕同胞们准备了个人专属的图画、视频祝福,邀请他们参加2024年将在汕头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及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回乡再续前谊。

大会现场发布“丝路来信·全球同写平安批”活动征集视频。

大会现场发布“丝路来信·全球同写平安批”活动征集视频。

侨批珍藏乡情回忆

谈及侨批文化与侨居生活,在场的不少侨领都感慨万千。

旅居挪威的赵文生回忆,童年时有很多海外的亲戚都会从海外汇侨批到家乡——“从泰国、从香港。”赵文生笑道,“我爷爷在解放前就已经去了香港。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说爷爷从香港寄侨批回汕头,都开心得不得了。那个时候也就是10块啊、20块,偶尔有一次100块钱就很不得了了。”

加拿大潮属社团总会副会长林泽军展示自己收到的“侨批邀约”。

加拿大潮属社团总会副会长林泽军展示自己收到的“侨批邀约”。

改革开放以后,赵文生自己也出海闯荡。早年间通信不畅,一封信从国外,经香港辗转回来。他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虽然不是发多大的财,但多多少少都会寄一点回家乡,这是念着自己的根。”赵文生说。

日本潮州联谊会会长陈成丰1942年出生于老挝,已过八旬的他是家族中的“侨三代”。“我出生时就在老挝,但家族中有一个原则:大人可以在海外谋生,但小孩子一定要接受中文教育。”

比利时潮汕同乡会名誉会长刘延庆写给故乡汕头的侨批。

比利时潮汕同乡会名誉会长刘延庆写给故乡汕头的侨批。

陈成丰的童年与战争相去不远。他说,在日本占领期间,老挝当地的华人小孩无法回国。因此有识文断字的侨胞在当地开设私塾,“当时潮州阳山乡出了很多懂得文字的先生。但日军的压迫很严酷。我们背个书包偷偷在工厂、仓库里上课,日本人来了,大家都跳楼逃跑。”

加拿大侨领陈育昭说,“过番”是当年潮汕民众的传统。尤其是子女多的家庭,长子成人后就主动出海谋生,寄钱回来贴补家用。

陈育昭家中有四个弟弟、一个妹妹。读到高中二年级,他就找门路去往香港。“一个月工资200多块,起码寄一半。寄150块回来,这笔钱对家里就有很好的帮助。”

来自法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几位侨领手持刚刚写就的侨批。

来自法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几位侨领手持刚刚写就的侨批。

据统计,全球现在有约1500万潮汕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有着潮汕人勤恳敢闯、团结重义的性格,星星点点,成为文化远播的火种。

薪火传承点亮新颜

抚今追昔,侨领们念兹在兹,对故乡的发展变化也啧啧称赞。

法国潮州会馆名誉会长文瑞潮对故乡的发展赞不绝口,“无论是工商业,还是肉眼可见的建筑设施,都很好。我以前在柬埔寨从事工程、建筑行业。我希望在海外投资的潮人也能回来看看我们的招商项目。”

汕头小朋友为一位侨领递上“侨批邀约”。

汕头小朋友为一位侨领递上“侨批邀约”。

据南方财经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华侨投资项目达5923个,合同金额约158亿美元。汕头市实际吸收侨资金额94.6亿美元。

赵文生如今是挪威潮汕商会会长。他在商会致力于为潮汕企业家在挪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挪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我们希望同广大粤商朋友们一道,在挪威和其他北欧国家推广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据悉,截至今年4月,汕头市已有侨资企业697家,占全市外资企业的77.7%。仅今年以来,汕头市便已经推动37个侨资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超200亿元。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拆封开“侨批邀约”。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拆封开“侨批邀约”。

陈成丰如今在老挝和日本两国都有生意往来。他对同胞乡谊很重视:“如果你去到老挝,不管你是谁,你走投无路我都会帮你——只要我们的语言不用翻译。”搭手互助、热心帮扶,这是他做生意的秘诀。

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总会长林家光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承文化的工作也要并驾齐驱。做生意,只是把人绑定在一起;搞文化可以把人心联合在一起。如果能把人和心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家乡未来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活动现场,一位嘉宾在写侨批。

活动现场,一位嘉宾在写侨批。

陈育昭说:“传统文化说起来复杂,它是我们把整个社会结构起来的一种基本方式和措施。比如侨批,就是一种互通音信,一种关怀,还有一种信任融合在一起。”

法国潮州会馆会长许葵说,在海外,潮州人的年轻后代已经散布在各地。“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但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回来重温他们的祖辈父辈的文化。中国血脉在海外开枝散叶,而他们也应该回来寻找自己的根。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十周年之际,日前,南方日报、南方+、GDToday发起“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征集活动。两周内,便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巴西、阿联酋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符合要求的新侨批近100封。

■链接

>>>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专题报道<<<

【策划】罗彦军 曹斯 赵杨 林旭娜

【文字】南方+见习记者 辛腾旋 实习生 杨悦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吴伟洪 周鑫宇

【海报】莫迪 邱洪添

【视频】南方+记者 周鑫宇 实习生 黄奕淇

【执行】林旭娜 张由琼 陈梅玉 王瑾 李细华 杨立轩


编辑 王露纯 陈梅玉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