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背囊将室内消防水带、激光灯射水枪以及水带挂绳集成于一个救援包内,到达火场后可将包内装备器材快速取出,使用时将室内消防水带一头连接于室内消防栓,另一头连接于激光灯射水枪,由水带挂绳对室内消防水带或者其他建筑部位进行悬挂,极大节省了消防救援人员的体力。”近日,发明人汪冠向南方+记者介绍他近期获授权的专利——便捷式楼层建筑灭火救援背囊,这是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又一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装备革新。
据悉,2022年以来,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灭火救援装备技术革新,向装备要战斗力,自主研发了新型器材装备30余件(套),其中,已有9项装备革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推动装备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灭火救援提供坚实保障。这9项装备革新专利,涵盖了灭火、供水、救援、训练、警戒、洗消等各类器材,既有改进功能、提升性能的改良性器材,也有立足于灭火救援实际需求的自主研发性装备,解决了部分难题,提升了灭火救援效率。
党建引领,全面统筹推进
据介绍,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坚持“553”党建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党委“五个能力”建设,固化“党委一线工作法”“清单式工作法”,支队双主官挂帅成立装备革新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装备革新指导和革新成果应用工作,组织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支队每半年组织一次大队、站主官及全市优秀装备技师开展“金点子”征集研讨会,研究讨论装备技术革新思路,并结合装备巡查巡检等活动上门征求“金点子”,在征集过程中全面挖掘人才,成立帮扶小组,每月深入基层跟踪指导,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面调动基层指战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投身装备革新的热情,为革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整合资源,提供全面支持
搭建“学-研-训”合作平台,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与韶关市技师学院签约成立联合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装备革新“小课堂”,拓宽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途径,组建装备研修室,为支队装备器材创新、装备实战效能评估提供平台。同时,引进技术支持,支队与深圳尚为照明、韶关力顺液压等4家装备厂家签订研发协议,充分发挥厂家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交流、协同研究,将基层指战员装备创新想法付诸实践,提高产品转化率。
革新在实践中推广,健全长效机制
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健全机制,协同技师学院和专利代理公司建立会商评审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装备革新评审会,选取贴近实战、实用性强的项目做研发。注重推广应用,支队对革新创新器材装备在实战中进行推广运用,在灭火和救援现场检验新器材性能,并进行反馈升级,切实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建立激励机制,该支队对在器材装备革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实际成果的指战员,在提拔晋升、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调动指战员积极性、创造性,掀起装备革新创造热潮,不断提升装备作战能力。该支队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及时组织相关技术革新申请专利,加强对装备技术革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发明人、专利人的合法权益。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韶消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