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新塘镇开展小龙船制作技艺公益体验活动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9月16日下午,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公服办(科教文)的指导下,新塘镇智慧社工服务站、新塘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吾乡瓜岭非遗工作站、瓜岭村联合开展“非遗传承助振兴”——瓜岭村小龙船制作技艺公益体验活动。

卢建南讲解小制龙船作技艺

  活动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华侨之乡”瓜岭村开展,邀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小龙船技艺传承人卢建南前来为青少年讲解和展示这项珍贵的技艺,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出家门,走进古村,近距离接触和熟悉小龙船制作技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青少年学习了解龙舟文化

  此外,活动搭建了新塘镇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沟通互动平台,邀请多名辖内的困境青少年参与,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能够参与社区服务,共享社区资源。

  活动中,吾乡瓜岭非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为青少年们讲解了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紧接着小龙船制作技艺传承人卢建南展示了多种尺寸的小龙船,向社区青少年详细介绍了小龙船历史来源、制作流程、工艺特点等方面内容。

青少年动手体验小龙舟制作技艺

  讲解结束后,卢建南让青少年体验小龙船制作环节中安装坐板的工序和学习雕刻小龙船头,青少年们踊跃互动,动手参与,近距离欣赏和进一步学习小龙船的精湛工艺。有青少年兴奋地告诉社工:“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能够学习到新塘这边的龙舟文化,同时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小龙舟很有趣!”

  “我从小就热爱龙舟文化,现在成为传承人,更要多些宣传这项传统文化。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小龙船制作技艺,加深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弘扬非遗文化。”卢建南表示。

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

  据了解,今年7月,增城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小龙船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技类别。传承人卢建南的作品比例精准,还原度高,其雕刻的小龙头手艺成熟度高,展现出动人的神态神韵,广受大众喜爱。

  近段时间,新塘镇持续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活动,通过邀请多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走进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非遗文化,让更多本土非遗文化深入平常百姓家。

知识拓展:

  据介绍,大敦传统龙船木雕源于宋朝时期(距今800多年)。古时候,老百姓认为龙船头及龙船具备神气,该村3个坊的龙船头各有本地传统特色,分别比喻为古代三国时期著名人物“刘关张”三兄弟,寓意大敦齐心团结、共创辉煌,用以祈盼大敦一方每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丰衣足食。

  这一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不断有新的木雕手艺人传承这一特色,创新制作出不同尺寸的三坊龙船头和龙船身模型,并且精益求精,发扬传承下去。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丽  何广房 文/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