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古称广信,是宋朝划分广东广西两省的分界点,迄今仍然保存着众多古老的历史遗址,其中尤以古色古香的乡村建筑群保存最为完好。逾四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比比皆是。
在这些古村落中,位于罗董镇的杨池古村有着“岭南第一村”的美誉,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它~
杨池古村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广东省古村落之一,著名的明清文化遗产。
为什么它叫杨池古村?
所谓“杨池”,并非与杨姓人家有关,实则是村中叶氏大宗祠外的一座池塘边植有一株纤纤杨柳,故而得名。
古村四面环山,建筑错落有致,共有明清风格的砖木结构硬山顶或歇山顶建筑60多间,院落为合院式,座座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杨池古村是怎么样的?
村内民居多为两进或三进式。村中有四间书室,(锄经、景公、均录、晋公)四大古泉,(乳泉、盈泉、灵珠泉、两性泉)一座宗祠(叶氏大宗祠),一家古代钱庄(杨池钱庄)和几座门楼。
杨池古村的“叶氏大宗祠”是杨池古民居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壁画,都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装饰。
宗祠的3间厅房内,8根木制顶梁柱通体散发古木香味,上面镌刻着工整的对联。
据说,这8根梁柱是由8根杉木打造而成的,自明朝年间修建“叶氏大宗祠”时就一直留存到现代,虽历经几年风雨沧桑依旧屹立不倒。
据专家指出,岭南地方古建筑的特色之一,就是支撑主体古建筑的“檐柱”,其整体均由一块石料打凿而成。“叶氏大宗祠”出现用杉木作“檐柱”,这在岭南古建筑中是十分罕见。
叶氏大宗祠的木雕、灰塑、壁画工艺精湛,极富艺术感染力。
其中,木雕图案为山水、草木、神禽等,圆雕、通雕、浮雕和线刻等雕刻方法相互渗透,层次分明,加上特有的漆彩,使这些图案显得形象生动。
灰塑有瓜果满园、麒麟献瑞、翠鸟翔云、龙脊腾飞等神话传说,立体感极强,画面栩栩如生。壁画有《峭峰云松雅居图》《孔雀鸳鸯白鹤 鹊鸟图》《灵童贺狮寿仙图》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壁画,惟妙惟肖。
杨池古村这里让人眼前一亮
杨池古村最令人惊叹的是村内的一座古代钱庄。钱庄的铺面有两扇厚厚的木门易关难开,三层砖墙,石柱担梁,固若金汤。钱庄的银库比铺面还大,可见杨池古村当时之辉煌。
杨池钱庄与“中国金融始祖”山西平遥日昌升银铺存在于同一时期,曾有“北有山西平,南有广东杨池”之说。
杨池古村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重教兴学,精心培养人才是杨池古村的光荣传统。明末清初,登仕郎叶翰彪因躲避战乱到此隐居,他倡导兴学,使杨池古村呈现出“人文蔚茂,科名鼎盛”的现象。
历史上,杨池村先后开办过锄经书室、景公书室、均录书室、晋公书室四个书室和龙塘学社等私塾,培养了大批人才。
杨池古村居于山间,有着岭南山区丰富的物产,木瓜、油栗,还有柿子……有人说,秋冬是游览杨池古镇最好的季节。结满沉甸甸柿子的柿子树立于村头,以它原汁原味的乡野风情迎接八方来客。
走进杨池村就如同走进古代的广信,抬头就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恩贡”的古代牌匾。杨池古村淳朴的民风,优美的景色,使得它更美,更迷人。
【资料来源】第四届世广会
【编辑】张嘉华【实习生】 李颖淇
【二审】胡浩 【三审】侯玉娟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版权均属封开发布所有,转载需遵守国家版权相关规定,明确任何未经书面授权转载的一律属于侵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