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腔启示录》导演李漠 梅菲斯托在身边

南方人物周刊
+订阅

▲导演李漠 图/受访者提供

“不知道问题在哪,能做的都做了,事情还是这样。这是最能让我共情的都市人困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张明萌

编辑 / 杨静茹 rwzkyjr@163.com

在电视剧《装腔启示录》的豆瓣评论中,该剧导演李漠写自己“专业装腔30年”。

初中,他无法忍受男生宿舍的汗味,喷上了一款圣罗兰的女士香水,成了同学里第一个喷香水的人(后因味道太大妥协为妮维雅的走汗珠)。学校门口的租书铺,他避过大家都看的金庸、古龙、梁羽生,拿起一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后来因为看不上通俗哲学,硬啃了几页黑格尔的《小逻辑》。他研究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琢磨古英文与现代英文表达的差别。看完《007》,他去酒吧学着詹姆斯·邦德叫一杯Martini。他曾是专业的音乐生,从小学古琴。他从Radiohead乐队的《Ok,computer》中获得摇滚启蒙,玩了十多年乐队,主攻吉他,兼打架子鼓、当主唱、做program、弹贝斯。他考上了音乐学院,读了一年后退学又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摸爬滚打近十年,成为一名导演。

这一切解释了他看到小说《装腔启示录》时的兴奋。“合上书,我琢磨着,大概没人比我更擅长拍这个了。明确又委婉,虚伪又真挚,胆怯又勇敢。”

近日,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视剧《装腔启示录》播出,豆瓣评分8.1,成为他继《我在他乡挺好的》(2021,评分8.1)、《三悦有了新工作》(2022,评分8.4)之后第三部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作品。对当下的国产电视剧导演而言,这个成绩足够亮眼。

▲《装腔启示录》剧照

三年三部剧,皆是关注当代都市年轻人的困境。《我在他乡挺好的》讲的是大都市里的异乡人,他们在漂泊中经历生活、事业、感情的种种考验。《三悦有了新工作》中,主角赵三悦阴差阳错进入殡仪馆担任化妆师,见证了往生者的生前身后,折射出众生群像。《装腔启示录》的故事发生在北京CBD,投行精英许子诠和律师唐影相遇,他们一面应付着工作重压,一面极力维系着有腔调的都市生活,从互相试探到逐渐放下戒备走到一起。

出生于1988年的李漠经历过类似的困境。大学毕业后,他弹琴、拍电影、写小说、当老师,还差点去考博士,说自己“什么都想要”。最终在导师的点拨下,他细看《心经》和《金刚经》,静下心来从宗教中获得启发,更笃定了心中的答案:“我就是想做表达的工作、做创作的工作,我可以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当导演是他目前的表达方式。

李漠的微信名是Mephisto(梅菲斯托),微信签名是:“I can give you everything you want,but you just pay yourself.”(我能给你想要的一切,但你要付出灵魂。)它们来自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

书中,浮士德垂垂老矣,在昏暗的书房里钻研半生,感到无比厌倦,这时恶魔梅菲斯托降临,引诱他签署了协议:满足他生前的所有要求,直到他死后拿走他的灵魂。这也是梅菲斯托与上帝的一个赌约。为追求真理,浮士德历尽艰险,走遍了人类追寻过的道路,经常失败和沉沦,但他没有放弃,最终获得了救赎。李漠很喜欢这部作品,看过很多遍,他觉得浮士德和梅菲斯托是人类的两面。“人长大的过程中,灵魂好像越来越不重要。我把那句话写在我签名里,希望所有我认识的人看到能够想到这一点:如果它不那么重要,在你身上你都不探究它,那把你的灵魂卖掉好不好?浮士德在经历了一切之后,他发现灵魂最重要。这就是梅菲斯托的意义。我想要做一个梅菲斯托在身边的人,提醒大家、也提醒我,给你一切,把你灵魂卖掉好不好?”

▲导演李漠在现场工作 图/受访者提供

无力感是最能让我共情的都市人困境

——对话李漠

正向表达“我爱你”

南方人物周刊:《装腔启示录》中,许子诠给唐影写了一个香水名,但不是原著里的那一款。剧中还有很多类似细节的不同,这些是你改的吗?为什么要这么改?

李漠:原著里边那款停产了。很多修改都是希望它变得更接近当下。我预判到大家会对这些东西比较敏感,比如说剧开头许子诠在飞机上用的Le Labo香膏,原著里面没有提到。那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款,我觉得很方便,随时拿着上飞机。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也停产了,但是写剧本的时候还没停。我想把电视剧改得更接近我生活里的一些(实际情况),里面用的酒也是。

道具怎么呈现是表达的一部分,这都不是带货,是我觉得他那样的人大约是用那样的东西。

南方人物周刊:结局为什么要加上求婚的桥段?

李漠:很多台词是书里延续下来的,只是求婚这个行为在书里面没有。因为剧结束了,我希望给观众一个结束的观感,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交代。他是求婚,不是结婚,我不觉得他俩就结婚了。

求婚跟结婚差别还挺大的,求婚意味着自己的决心和意愿,我想跟你一直在一起。也没说白头偕老,说的是我想跟你构建属于我们的世界。我知道或许步入婚姻以后,我们会遇见很多困难,但我相信我和你有能力把生活过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个是我想说的决心。

唯心和唯物不矛盾,我心里这么想,我要有一点行动来证明,在我有财力的情况下,我买一个钻戒跟我的爱人表达。

在结局里放这么一场戏,就是想告诉观众许子诠是一个真诚的人。很多观众看他很帅,他屁股很翘,他有车有房,他是个金融男……于是就推论出这(求婚)一切不成立,这段爱情是个童话,他不可能这么喜欢一个三年级律师——长得也就那样。但爱情不是做买卖,爱上一个人没有道理,我就爱你。

到最后求婚的时候,许子诠的爱情观是改变了的,他愿意跟唐影构建“我们的世界”,愿意把一个人的生活变成“我们俩的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求婚的价值和意义。

我愿意在我的戏里面去倡导正向表达我爱你,表达我愿意。

南方人物周刊:这也是你的爱情观吗?这种正向的表达和相信?

李漠:我不停地去探寻爱情是什么,才能够比较相信它。我相信爱情是从遇见我老婆开始。许子诠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的投射。他不觉得这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可以支撑我,可以看到我最糟糕的地方还依旧爱我,能够包容我、理解我。

唐影才是会谈恋爱、懂爱的人,许子诠懂的是撩拨、是技巧,他懂怎么招人喜欢。我最喜欢浴室里那场戏,许子诠非常糟糕的时候,唐影没有数落他的糟糕,而是告诉他:你应该告诉我你状态不好,你应该跟我分享,你应该把你不好的那面展露给我,你放心,我能接住,我觉得你是最好的,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好。这是我人生中也经历过的一刻,让我觉得我在被人爱着、被人包裹着、支撑着。她让我觉得虽然我状态这么糟糕、我这么情绪波动、我事业面对低谷、我看不到未来,但她依旧不嫌弃我,没有以这些衡量我,没有谴责我。她告诉我:我爱你,你有多好你都不知道。

那一刻让我理解了什么是爱。原来爱不是索取,也不是付出,而是互相之间的给予,是能看到他最糟糕的那一面也依旧爱他。这个是我想跟大家讲的爱情观。

▲《装腔启示录》剧照

不努力连结果都没有

南方人物周刊:你说很喜欢韩东君(饰演许子诠)身上的疲惫感,这种疲惫感为什么触动你?

李漠:我觉得我想讲的圈层的人他们不配喊累,没有资格说自己辛苦。他们挣的钱比较多,在剧里的语境中,挣钱挣得比较多的人卖惨,这是不可以的。但真正接触到这些人的生活,他们有困境,他不可能跟别人说我累、我惨、我不愉快。

你在CBD上班,你这么忙,你考上北大清华,你五院四系研究生毕业,你上了红圈所,你去了国投,你干到了中层,这人生已经很顶峰了,你还要怎样?你还惨什么?

他们最惨的地方就是他们没有资格说惨,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旁边有竞争对手,一步错就会被人扳倒,生活现状没有人看得到。人家觉得你活该,你应该的,你凭什么喊惨,我都吃不上饭了,我都没喊惨,你天天锦衣玉食,出入奢华的场合,你有什么好惨?所以我没法在这个戏里面替他们叫惨,我只能把他们的状态表现出来,疲惫感就是这种,他没法表达,他只能笑着跟人说,是,你说得对。这是我认识的这圈人给我的感受。当然我也不觉得他们惨。

我要讲这圈人,就得把这圈人身上最具特质的部分抓到,对我而言这部分就是这帮人都很累,很疲倦,但是他不能表达。

南方人物周刊:你拍的《我在他乡挺好的》《三悦有了新生活》《装腔启示录》口碑都不错,你希望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李漠:都是都市生活,都是讲都市年轻人的困境。

我也曾经在困境里,现在或许也在困境里。困境会帮助人成长,更好地磨练自己。

▲李漠在《我在他乡挺好的》中饰演警察 图/受访者提供

南方人物周刊:剧里哪些困境是你最能共情的?

李漠:是工作上的无力感。明明知道这件事能做好,也知道该怎么做好,但就是做不到。这种时候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里很渺小。不知道问题在哪,能做的都做了,事情还是这样。这是最能让我共情的都市人困境。

但是我更希望告诉大家,面对这种困境别放弃。放弃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不抱期待了,好像就不会失望,就不会受伤。无论是面对工作、爱情或是亲情,都在以一种退避的方式自我保护。我一个人也挺好,我不上去也挺好,我躺平也挺好,照样拿工资。

可就算是这样也应该去尝试,失败有多可怕?失恋有多可怕?我有时候觉得失恋是一个挺快乐的事,可以感受到很多平时感受不到的情绪,多难能可贵的人生体验啊。

你看所有我聊的这些都挺唯心的。物质层面也重要,但其实怎么都能活,也不用非要挣很多钱,主要是弄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水平,把今天的事儿干好就挺了不起。

南方人物周刊:你现在觉得自己已经走出这种困境了吗?

李漠:很难走出,依旧会有无力感,哪怕是觉得比以前做的事多了,但是依旧有事情做不到。我工作时间越长,觉得这种无力感越重,很多事人能操控的部分很少。导演好像挺有权力的,能决定很多事,但今天下不下雨我决定不了,明天开不开会我决定不了。

当你察觉到无力的时候,是没找对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一旦找到,就能感受到世界给你的支撑,而不是你跟这个世界的对立。

南方人物周刊:你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世界给你的是助力而不是阻力?

李漠:当我不跟世界死磕的时候。

南方人物周刊:现在的社会结构带给人的无力感可能无法消解。现实就是我们努力也不一定会带来正向的回报,个人也无法仅靠努力就能实现命运的改变。你在表达中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现实?

李漠:我后面一个项目准备跟大家聊聊这个事,讲的是一个00后的年轻人,从小特别有抱负,考上了北京很好的大学,2019年入学,赶上了三年新冠疫情,毕业以后找不着工作。现在在写剧本,明年会拍这个项目。

我觉得现在是转变的时代,跟以前不一样。大家要接受转变。每一代人的人生中都会面对时代转变,比如社会波动、战争、变革,不用太恐慌。你说的在结构性的问题面前,人们需要去调整面对这个时代的目标和自我定位,不是说时代变了,努力也得不到和上个时代同样的结果,所以我不努力。这个时代努力有这个时代的结果,不努力连结果都没有。努力不是选择,努力是应该的。

或许我明年那个戏拍完了,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讨论,我想把究竟该怎么脚踏实地放到那个戏里跟大家讲。但我在这儿还是想跟大家说,不要放弃,你在这个时代躺平的时候,有一群不躺平的人就把机会夺走了。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你放弃的机会会被别人拿走,你做努力的人你就有可能找到机会。积极面对人生,在任何时代里面都不是坏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