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这两年来不断“攻城略地”,在2022年中烹协的最新统计里,湘菜已经以17.6%的市场占有率跃居八大菜系之首,成了最出圈的存在。
扶持湘菜走到这一地位的,远不止“弗南”老乡,还有天南地北的打工人们。大家辛勤工作了一天,唯有这一口酸辣辛香的刺激能让人找回灵魂,每一个加班的夜晚,都少不了湘菜外卖的真情陪伴。
湘菜这风之大,让不少当地特色菜成功走出湖南,打响了知名度,譬如常踞北京湘菜馆推荐榜首的金钱蛋。
它的原料么,不过就是简单的水煮蛋,但经过一番“湘式魔法”的加工后,虎皮外壳充满韧性,原本普通的味道变得麻辣鲜香。这一举治好了太多人不爱吃鸡蛋的顽疾,让每个“湘门”信徒魂牵梦萦。
▲“湖南名蛋”金钱蛋,好吃又下饭。来源:胡桃爱逛吃
这道金钱蛋,也算是湘菜众多精彩技法的一个缩影。以往大家提到湘菜特色,都只强调它口味重,忽略了其中对食材的精妙运用。
平时我们做个鸡蛋,顶多就是用水煮,上锅蒸,或者简单炒炒之类的。
但要是交给湖南老饕,花样可就多太多了:他们不仅能把它切片过油、变成黄澄澄的金钱蛋,也能做成吸满汁水、一口爆浆的剁椒炒荷包蛋,又或者会把它在油锅里擂起浪花,也有可能和外婆菜、拆骨肉一同合炒,变成香晕人的下饭“王炸”......
▲浸满汤汁的醋炒蛋,一口直接入魂。来源:吃成47
鸡蛋本是最最寻常、平价的蛋白质,在湘菜里却完成了九九八十一变,变身成各种好吃又下饭的平民美食,既满足打工人的胃,也满足打工人的心。
感谢湖南,让每一颗蛋各得其所。
湖南鸡蛋
有一百种下饭姿态
在湖南人的世界观里,“下饭”是对饮食的至高评价,也是湘菜永恒的烹饪追求。
在许多湖南人的回忆里,金钱蛋是最日常、朴实的吃法。它为了消灭大量的鸡蛋而生——每逢年节、或是亲戚熟人办完满月酒之后,家里的鸡蛋简直攒起堆来。
土生土长的湖南伢子倒是丝毫不慌,他们听说“今晚吃鸡蛋”只会两眼放光:没关系,又有爽辣鲜香的金钱蛋可呷了!一碗黄澄澄的金钱蛋,既好看又好吃,还能占个好意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湖南人的餐桌少不了鸡蛋的点缀。来源:吃成47
在一众湖南鸡蛋料理里,金钱蛋的做法也很有代表性——原材料朴实无华,不沾一点荤腥,然而只需一点巧劲儿,就能让它蜕变成比肉还香的下饭菜。
用丝线替代菜刀,能把水煮蛋精细地切割成片;在不多不少的热油里缓慢推动蛋片,它便镀上金黄的虎皮外壳,有了外酥里嫩的完美口感;再伴上蒜叶和辣椒一同爆炒,连带着汤汁一同盛出来,必然会收获家人的目光致礼。这么一碗端上桌去,没多久就要被哄抢一空。
关于金钱蛋,衡阳人也有话要说。衡阳地属湘南,这一带是神农始播百谷之地,饮食上也带着返璞归真的江湖豪气。刚捡出来的鸭蛋不过水煮,而是放到柴火堆里煨熟,这么炒出来的金钱蛋,是为“衡东煨蛋”,蛋里尝得出浓郁热烈的柴火香。
除了金钱蛋,剁椒炒蛋也算是湖南普及度相当高的鸡蛋家常菜了。烧热猪油,下入红彤彤的剁椒将其炒香,再把土鸡蛋下进锅里拨散,不用任何调料加持,这道菜就香得很有灵魂。
一年四季有剁椒相伴,湖南不管吃什么都不会滋味寡淡。因此总有人感叹,拿剁椒这么香的佐料炒菜,就算是砧板下锅也好吃吧?
但湘菜的好吃,靠的可不是这样的“一劳永逸”。从这各式鸡蛋菜就能看出来,湖南人在食材的塑造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不断研究着提升口感体验的窍门。
比如醋炒蛋,就是道能让人念念不忘的特色菜,精华不仅在于用醋调配的灵魂料汁,更在于掌勺火候。比如料汁必须在炒蛋尚未定型的时候转圈儿淋入,让它和流着溏心的蛋液彼此交融,鸡蛋在出锅时将碎未碎,口感是别处吃不到的酸甜柔嫩。
▲谁能拒绝这么一碗溏心的醋炒蛋?来源:吃成47
而且完整的荷包蛋不只能做粉面上窝着的盖码,也能下锅炒得火辣喷香。厨师们深谙火候的高低,不仅不会把荷包蛋炒老,还会多浇水煨出汤汁,让你收获一口爆汁的绝佳爽感。
就连简单的蒸蛋,在湖南也另有一番天地。长沙娭毑(祖母)做出来的石灰水蒸蛋,香甜滑爽,比水豆腐还要嫩。不管谁尝一口都不由得感慨:“确实更韵味些哈。”
▲石灰水蒸蛋里有家的味道。来源: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鸡蛋还发展着更多新奇的派系。
众所周知,湖南喜欢“擂”一切,而这“擂瘾”甚至也发展到了鸡蛋头上。长株潭一带的湘江流域,炒菜就讲究一个鲜香热辣,这油爆擂蛋就是由钟爱小炒的湘潭人创作出来的。
别误会,擂蛋不是把鸡蛋放在擂钵里擂,而是在炒锅里恣意发挥。用马勺把锅中的鸡蛋快准狠地擂搅成泡沫质感,再加几滴湘潭本土最够味的龙牌酱油,一道油爆擂蛋十几秒就做成了。
虽然这油量确实罪恶,但也是重口味食客们戒不掉的瘾。
▲拌着米饭吃擂蛋,“罪恶感”直接拉满。
湘菜大厨们的脑洞时至今日还在不断扩充着,这两年从长沙“苍蝇馆子”里脱胎而出的新网红“牛肉沫生煎蛋”,也是一对别开生面的搭档。
在鸡蛋将凝未凝时掐准时机,把它和牛肉沫大力拌在一起,卖相也许潦草了点,味道却是一等一。被问到开发新菜式的动力从何而来时,老板只说:“其实是哄自家孩子吃饭时想出来的。”
果然,下饭,永远是湘人的创新动力啊。
▲“下饭”是湘菜的基本技能、必备素养。来源:图虫·创意
湖南鸡蛋
和它的搭子们
三面环山向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赠予了湖南丰盛的雨水。每年的回南天,这儿湿哒哒的程度有时也不输给好邻居广东。
为了抵抗大自然的湿气攻击,湘西人民在处理食材上琢磨出了自己的智慧:腌,万物皆可腌。
湘西泡菜、湘西腊肉,还有各类腌菜:腌剁椒、腌仔姜、腌豆角……一众腌制美味既能祛湿又能开胃,一直是湘西人宠爱的珍宝。
鸡蛋和腌菜,也是他们积极组成的一对好搭子。腌菜增添滋味,鸡蛋提供鲜美,二者取长补短,再好也不过了。
▲坛坛罐罐里装着的,是湘西的风味魔法。来源:吴学文
对湘西人民来说,鸡蛋的官方搭子绝不是西红柿,甚至不是辣椒,而是外婆菜。
就如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外婆菜也未必是外婆亲自腌的。湘西山路遥远,女儿出嫁时娘家人大多会为她备好一缸由梅干菜、萝卜干腌成的腌菜,外婆是个温馨的符号,指代着家的关爱。
作为下饭菜,外婆菜炒鸡蛋在湘菜江湖里坐稳了头几把交椅。切得细碎的外婆菜和鸡蛋一同下锅,鸡蛋吸收了外婆菜的咸香味,倒到米饭上做盖码,干掉一碗饭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吧。
▲外婆菜炒鸡蛋,下饭一级棒。来源:汇图网
在腌货大家族中,鸡蛋的熟人不止有外婆菜,还有腊八豆。临近年关,在外的旅人回到湘西时,家中的腊八豆一般也腌好了。湖南人喜欢舀两勺腊八豆炒进鸡蛋里,借了豆香的鸡蛋滋味也更丰富,在饭桌上时常能见到。
但鸡蛋可不甘于这样的地位,它不止想做调味下饭菜,还有跻身主菜阵营的野心。
▲不知道吃什么菜?就挖几勺腊八豆炒蛋吧。来源:吴学文
出门下馆子时,如果点菜点到最后还缺个镇席的主菜,那浏阳人大半会说,来份农家一碗香。
这一碗香,江湖人称“饭遭殃”,下饭的能力近乎满级。猪肉和鸡蛋各自下锅炒出原香,再跟青辣椒合体爆炒,最后撒一把浏阳豆豉扔进去,风味直抵灵魂。
湘潭的肉炒蛋,则像是家常版本的一碗香,滋味要稍许清淡一些,能吃到猪肉的本味。拿来炖汤的骨头肉甚至也能加入战场,从猪大骨身上摘下来的拆骨肉和鸡蛋合炒,肉香蛋嫩,同样是“天作之合”。
▲锅气十足的肉炒蛋,这一盘你配几碗饭?来源:视觉中国
湘菜的魔法
绝不仅仅止于辣
湖南餐桌上的鸡蛋,可不止火辣一种解法,它还以更温润的姿态融入在四时的日常里。
跟时令蔬菜搭在一起之后,它就又回归清新的质地了。“农历三月三,地菜赛灵丹”,每到这会儿湖南人就喜欢用地菜(荠菜)和鸡蛋同煮,往往还会在蛋壳上轻敲个开口,方便地菜的香气钻到鸡蛋里去。
这一口下去,连蛋白也带着淡淡的青草香,从舌尖就能感受春天降临的实感。
▲农历三月三,必吃地菜(荠菜)煮鸡蛋。来源:视觉中国
入伏之后则比较适宜吃瓜,别误会,不是西瓜的瓜,而是丝瓜的瓜。把丝瓜切下锅,再焖上两个荷包蛋,汤鲜味美,太适合消暑了。
天气一降温,长沙老巷子里的当归蛋摊位生意也好起来了。女孩们捧着一碗料超足的当归蛋,热汤下肚,相当满足。
▲冬天来上一碗当归蛋,暖心也暖肚。来源:古怪丹
除了当归汤,红糖桂圆蛋也是家常美味,这小小一碗汤可一点不简单,它寄托着湖南人待客的衷心。据说每个常德女婿去见家长时都要注意了,要是能吃上丈母娘的一碗桂圆蛋,那恭喜你,基本上“过关”了。
能把一道简单的鸡蛋延伸出百种风味的,是湖南,也只有湖南了。对湖南人来说,“吃”所满足的不仅是口腹之欲,更是对热烈生活的如一追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